(三)预防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账号被盗的方法
1、账户和密码尽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度,不要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证件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
2、密码尽量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组成,适当增加密码的长度并经常更换;
3、不同用途的网络应用,应该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
4、在网吧使用电脑前重启机器,警惕输入账号密码时被人偷看;为防账号被侦听,可先输入部分账号名、部分密码,然后再输入剩下的账号名名、密码;
5、涉及网络交易时,要注意通过电话与交易对象本人确认。
(四)安全使用电子邮件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和文件;
2、使用邮箱地址作为网站注册的用户名时,应设置与原邮箱登录密码不相同的网站密码;
3、如果有初始密码,应修改密码;
4、适当设置找回密码的提示问题;
5、当收到与个人信息和金钱相关(如中奖、集资等)的邮件时要提高警惕。
预防网络诈骗主题班会方案4
活动时间:
20__年_月_日
活动地点:
各班活动室、大操场
活动对象:
学生
活动目标:
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进一步提高家长及学生的安全警觉性,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中班年级组于6月21日开展了“防骗防拐”安全教育的系列活动。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学生的家长来学生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
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学生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
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返回目录
网络诈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
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
时间安排:
一节课
课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