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规律和充足睡眠。
工作之外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倡导“两点一线”生活方式。
(二)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报告单位,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有发热等症状或感染后不满7天的,不建议上岗。
(三)提前熟悉运行路线。
加强对天气情况、运行路段航路、交通管制等出行信息的获取,提前掌握线路走向和运营环境。
出现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突发团雾等恶劣天气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运输计划;不具备安全行驶条件的,及时暂停运营,坚决杜绝涉险运输、冒险作业。
(四)做好车辆船舶检查维护。
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及时检查车辆,做好日常维护。
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到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维修维护,保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按规定配备安全锤、灭火器、防滑链等安全设备。
加强客运船舶开航前安全检查,确保适航。
(五)自觉安全文明驾驶。
遵守交通规则,全程佩戴安全带,不超员、不超速、不超载,不疲劳驾驶。
行驶时不接打电话、不抽烟,不闲聊或做其他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事情。
(六)加强车船清洁消毒。
做好车辆船舶卫生管理,出现乘客呕吐时及时清洁处理。
车辆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客运车船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空调外循环模式;具备条件的车船,每趟次运营结束后全面开窗通风。
(七)提升应急操作技能。
倡导预防性驾驶,加强对长大下坡制动失效、乘客干扰驾驶员、湿滑路面行驶、紧急躲避障碍物、驾驶视线不良、突遇自然灾害,以及车辆爆胎、碰撞、侧翻、起火、落水等典型场景应急操作技能的学习,提升应急处置与乘客疏散技能。
三、倡导自驾人员平安健康出行
(一)遵守防疫行为准则。
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勤洗手、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好个人卫生。
(二)加强健康状况监测。
出行前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
未排除感染风险前或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倡导暂缓出行。
疫情流行期间或疫情严重时,不建议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旅行。
(三)合理制定出行计划。
出行前,及时获取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途经地天气情况和交通流量,关注沿途高速公路服务区分布、充电桩设置、气象和路况信息,合理规划制定出行线路和时间,理性错峰避峰出行。
(四)加强车辆维护保养。
出行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车辆底盘、轮胎、转向架、制动系统、车灯等关键部件技术状况良好,三脚架、闪光棒、灭火器等安全设施齐备,拒绝车辆带“病”上路。
安装ETC车载装置的车辆,出发前检查ETC卡状态是否正常。
(五)做好出行物品准备。
根据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提前准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并随车携带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等个人证件。
慢性基础病患者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品。
(六)强化旅行途中防护。
出行途中做好全过程健康防护,加强车辆通风消毒,保持合理人际距离,做好手卫生。
在服务区下车休息时,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减少逗留时间;到餐饮区就餐时进行手消毒,尽量保持人际距离,不能满足间隔用餐条件时,倡导打包至室外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