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则应停止电梯运行状态,可发挥步行电梯的作用。
(2)引导法。
可利用服务信息或者诱导标志引导乘客,而服务信息则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如:广播、电子信息公告栏及车站电视等移动设备;诱导标志则包括紧急出入口、通道、车站示意图及厕所等。
通过利用引导法可让进出乘客及时了解站内布局,车辆情况,加快流线速度,降低人、物资本,方便旅客组织。
此外,还能够将较大的客流量引入到较少的通道中,减少旅客在站内的停留时间。
(3)提高流速。
可利用客运人员、警察及武警等多方力量维持客运站秩序,确保通道流畅;提高人流、车流的走行速度,减少对设备的占用时间,提高流线的通过能力,保证各个交叉的通畅度。
客流组织优化方案设计4
一、影响轨道交通客流疏散能力的各种因素
(一)自动售票和检票设施
如今,地铁站各种自动售票机的使用不断增多,这些设备的数量和位置直接影响着客流的疏散。
每个售票机的中转能力都比较有效,需要合理调整自动检票机的位置,为了有效处理大量旅客的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动检票机的工作效率。
(二)提升车站乘降设备的通过能力
扶梯和楼梯在目前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行中,还是比较常用的,各种宽度的乘降设备的通行能力比较大。
站厅与站厅层之间楼梯数量和位置的分布对于旅客引导服务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扶梯和楼梯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客流预测进行设计。
如果客流大,可以直接在楼梯上疏散客流,还可以直接更改电梯方向。
(三)临时疏导措施
为了更好地分配乘客,出入口、车站建筑和自动扶梯的工作必须仔细分配,以有效地分配人群。
可在检票点设置临时绕行点,有效限制客流方向。
还能有效维护过道、出入口、站厅的客流秩序。
站台自动扶梯的有效导流,最大程度避免踩踏事故,有效保证了乘客上下流动更均匀,让站内乘客有序上下车,安全候车。
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密集的换乘枢纽特征
(一)车站规模比较庞大
作为轨道交通枢纽,必须具备全运输节点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其转发和设备优势。
枢纽站可能与多条换乘线路相连,不仅比普通站同时载客多,而且还可能直接连接城市商圈。
因此,枢纽站需要一定的步行路程。
由于通道和换乘通道,车站建筑空间必须比较大。
不仅如此,重要的枢纽站还需要有足够的应急设备和应急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因此,车站内可能会设置一定数量的运营设备、客运设备、消防设备,也需要对设备的位置进行布置。
车站的科学合理性,设备的广泛性,对车站的规模也有特定的要求。
(二)客流组成较为复杂
在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由于客流结构相对复杂,客流量大。
通过在车站安装扩展走道和设备,以及专门的购物走道,路过的乘客将能够在短时间内直接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步行路线。
面对换乘枢纽线路复杂、客流构成复杂,车站在组织设备和应急措施的运用上需要更加灵活,车站本身的客流组织也变得更加复杂。
(三)站内设备数量繁多
车站本身处于半封闭的地下空间,走道比较长。
因此,针对铁路运输正常运营的各个环节,必须在车站安装大量相关设备,以保证车站内的客流和整体运营环境的稳定。
包括主要用于排水系统机电设备、地下通风系统、维护自动扶梯系统。
还包括消防设备是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使用的应急设备,首先灭火、有效疏浚、引导系统设备等。
自动化设备用于保证车站自动售票、广播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