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疫情后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找准疫情后率先恢复的发展重点、需求亮点,扩大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旅游新业态。一是启动抗疫英雄和白衣天使游。广大医生护士、军人、志愿者、科研工作者等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为营造全社会尊重医务工作者、尊重奉献的良好氛围,传承抗疫精神,建议免费或者优惠为医务工作者、抗疫英雄等提供旅游服务。二是打好健康旅游牌。开发健康旅游新产品,开展健康防疫科普旅游,促进全民健康觉醒,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旅游让生命更健康、让生活更美好”,更生态环保的康养旅游会成为人们的首选,比如,有氧森林运动、温泉、体育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三是开展近郊乡村游。疫情过后,乡村游,特别是路程近、时间短的乡村游会受到推崇,人们希望远离都市,摆脱压力,融入自然。乡村游要与旅游扶贫公益行动、与旅游电商扶贫活动结合起来,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贡献。
(五)大力推动旅游科技创新,形成智慧旅游体系
传统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革命推动旅游革命。非典时期,携程为争取市场份额,实行在线预订,通过网络订机票、订酒店、订门票,在广大游客心目中建立起一种“虚拟的信任”,取得成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全社会都经历了一次网络化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实验,通过“云旅游”满足了人们一定的旅游需求。下一步,旅游业要利用好旅享视界、文旅中国、文化云、微博等平台,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提高技术应用能力,重塑运营模式。开展好旅游行业技改项目,充分利用5G、超高清、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科普和研学,在线下体验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可以调整为线上科普传播,启动线上博物馆在线课程和讲座,开发“非接触式”产品服务,比如,“数字敦煌”、“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再比如,山东省提出的“畅游齐鲁·提振文旅”六大行动和“好客山东、智游齐鲁,一部手机游山东”智慧旅游活动,推进数字化旅游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