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材料价格问题
乳品行业第二大问题,就是原材料的价格问题。
而且,这个问题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程度,似乎不亚于一次危机事件。
因为,原材料的上涨不仅影响企业利润,更加影响消费者利益。
从农业部全国原材料周价监测数据来看,原料奶价格,从2010年1月6日2.65元/KG疯涨到8月25日2.95元/KG,而且,从趋势上看,似乎看不出任何下降的迹象。
而国际奶粉价格是继续回调的,这就与国内原料奶价格持续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两者之间的性价比差异日益缩小。
这样至少会带来两个后果:第一,采用国内奶源的生产企业成本直线上升,直接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第二,更多的乳品加工企业会更多的选择国际奶源,本土奶源的竞争力减弱。
这样一来,吃亏的是中国乳品企业,中国的消费者,乃至中国政府。
因为,国内奶源价格过高,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奶业巨头们不太可能全部采用国外奶源,所以,他们只好牺牲利润的方法消化这部分成本,这叫企业吃亏;不过,这只是初期手段,到后期,让他们难以消化的时候,必然会统一上调零售价格,把压力转嫁给消费者,这叫消费者吃亏;那么,大家出于利益的考虑,纷纷转向国外奶源时,国内奶源就会供过于求,奶农们就开始杀牛,甚至失业,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必然会落到政府的肩膀上;再说,国内企业利润下降,上交的所得税也必然会下降,政府好好算账,里里外外肯定吃亏。
因此,这不仅仅是个原料上涨的问题,而是一个产业链的失衡问题,更是关乎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c.盈利模式问题
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以及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从上(零售价)从下(成本价),把不少企业的利润挤得所剩无几。
这就不得不让企业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盈利模式。
从乳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看,其实也能看出一些门道。
2010年上半年,伊利和蒙牛,无疑都是盈利的:伊利盈利3.55亿元,利润率为2.4%;蒙牛盈利6.19亿元,利润率为4.3%。
光明也是盈利的,虽然仅有6542万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好很多,利润率达到1.5%。
然而,遗憾的是,飞鹤、三元、兴安岭等企业统统亏损,飞鹤亏损1.03亿元,三元亏损5160万元,兴安岭亏损691.67万元。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做同一个行业,盈亏状况却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光明微薄的利润应该来自于酸奶,因为在酸奶这个品类中,他们在不少细分市场上做到了第一或第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
此外,“优倍”也能给他们赚回点钱,也是因为“优倍”做到了“低温高端奶”的第一品牌。
其余品类可能给光明赚钱的可能性很小,甚至很有可能把这些产品所赚来的利润吞噬得差不多。
因此,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如何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是关键,到底走专业化道路,还是走多元化道路?到底沿着“模仿”的路线发展,还是放弃“模仿”另谋出路?中国乳业多数企业应该到了认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d.行业监管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地推进奶牛规模化,对我国奶业的提质增效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大部分地区以奶牛出户入区为主,表面上规模化养殖比例增加,而实际上仍是散养,问题和发展困难也逐渐显现,而且部分地区很多散户退出奶牛养殖,小区入住率也较低。
这就是一个大隐患。
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中国乳业时刻都存在着更大的危机。
还有,对产品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比如:就以奶粉质量的检测来看,“性早熟”事件发生之前,对“雌性激素”的检测标准与检测项目并无先例,这再次暴露出检测标准与手段的滞后。
因此,中国乳品行业的监管,给不少人的感觉是:出事了,稀里糊涂迈一步;不出事,永远在原地踏步;“监管”一词根本没有落到实处。
每一场危机事件,都会重揭消费者心灵的伤疤,将行业漏洞暴露得无地自容。
如果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行业监管部门的重视,类似事件就会像一波波洪水,屡屡冲击大坝的薄弱环节,最终带来行业声誉与消费者信心的彻底崩溃,将导致的不仅是一两个企业的倒闭,而是一个行业的没落,乃至一方经济的没落。
因此,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强与监管水平的提升,也是刻不容缓的大问题。
六、乳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1、总体趋势:
从大环境上看,预计在未来三年,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强,到2013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可能超过农村人口,成为真正的以城市消费带动全国消费的国家。
再加上城乡人口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三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西部大开发进入攻坚阶段,在客观环境上,给中国乳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平台。
只要,中国乳业能够妥善解决好笔者在上面所提到的四大问题,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未来3年,中国乳业在总体上至少会呈现出以下特征:
a.我们在上面提到“恢复消费者信心”是中国乳业要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
在未来3年,这个问题会发生根本性转变,从“复苏”转向“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