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对同一商品,对不同的消费者或在不同的市场上,依据需求弹性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对需求弹性大的消费者或市场收取较低的价格,对需求弹性小的消费者或市场收取较高的价格。
通过这种方法,厂商从需求弹性较小的'消费者或市场那里获取更多的消费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形式。
比如,同一商品网上价格要比实体店的价格要低,同一旅游产品黄金周价格比非黄金周的价格要高。
那么价格歧视究竟可以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行价格歧视是不是可以实现厂商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利益最大满足?
四、价格歧视的现实意义
1.从厂商角度来说,达到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实行价格歧视的前提之一在于厂商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性,因为产品很难被替代,所以,厂商如何定价自己说了算。
而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或者是对产品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厂商可以根据消费者特点区别定价。
2.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也是价格歧视的受益者。
均衡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在垄断市场上,价格是由少数的垄断厂商所决定的。
消费者更多的是价格的接受者。
就拿肯德基饮料来说,一杯饮料普遍的价格是九块钱,消费者也普遍接受这个价格。
但是厂商为了薄利多销提高利润,转而实行第二杯半价的促销活动。
消费者实际上是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了同质的产品。
3.从营销策略上讲,价格歧视也是一种良好的促销手段。
之所以不同的商品实行不同价格是因为消费者群体不同。
通过这种方式,厂商可以很好的对不同消费市场进行划分,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市场制动不同的消费策略。
4.从资源调配角度来说,价格歧视发挥了价格杠杆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
依据市场分割理论,优化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获取最佳效益。
比如,对一些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基础资源,如天然气、水、电等,国家利用对这些资源供给的垄断地位,对资源的消费者区别对待,实行同物不同价,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
总之,通过价格歧视,厂商获得了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消费剩余,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价格歧视作为具有一定市场力量竞争策略,可能损害同一商品厂商正常竞争,也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机制。
然而,我们不能对价格歧视唯恐避之不及,将其单纯理解为一种贬义的歧视性行为。
价格歧视同时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做到双赢。
价格歧视对于市场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措施,可以发挥其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实现行业优良发展。
当然,实施价格歧视,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正确进行,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