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现有的医、养体制和机制制约,医养难[结合"。
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而卫生医疗系统则是[管医疗不养老",养老和医护两张皮,经费专列,专款专用,治病的[医保钱"只能花在医院,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医费用,则无法在医保报销。
2、乡镇卫生院、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优质医疗资源。
在养老中,老年人除日常护理、慢*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以及中医保健服务外,急需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服务。
但是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仅能开展院内医疗服务,均没有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满足患慢*病的老年人的康复疗养需求。
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也不高,且没有和医疗机构对接。
3、大多机构养老医护*人才缺乏,*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
特别是失能老人的*护理和处置慢*病,目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
4、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
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老年病人康复治疗时间长,周转慢,效益低,加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医院开展老年病疗养,经济效益远低于正常医治,又得不到民政部门的床位补贴,难以收治老年康复病人。
[医养结合"关系如不建立,医疗机构很难为养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三、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与养老机构的合作。
规范开展转诊和预约服务,畅通就诊绿*通道,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做好老年病、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工作。
2、进一步深化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快发展*规范的护理服务。
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备标准,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行动进展情况汇报7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下,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有序。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分工协作
市政府召开了由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研究、审定医养结合工作重大事项;
部署、督促、检查、指导全市医养结合工作。
我市制定下发了《三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卫生计生局等部门〈三河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的通知》。
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局长为成员的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市卫计局,主要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统筹组织开展好医养结合工作。
(一)完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强化对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就近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
鼓励以签约合作的形式确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服务项目、服务方式以及责任与义务等事项,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缓解老年医疗护理供需矛盾。
河北燕达医院与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三河煤矿医院与三河市五福托老院、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与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签订协议开展了合作。
(二)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由相关部门实施备案,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鼓励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开展康复、医学护理、临终关怀等服务。
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申请,优先予以备案。
加强对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监督,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和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
(三)推广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工作机制。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计生基层网络,通过优质服务鼓励居家老人与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落实医疗卫生机构敬老优待政策。
全市各医疗机构,对65岁以上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开通绿色通道,在挂号、就诊、收费、取药、住院等窗口明显位置设置了"老年人优先"标志。
充分发挥医院志愿者服务作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等服务,在医疗服务中体现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