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三)创新优化校内课后服务
“三种模式”先试先行,赋新课外减负提质。
创新“按需托管、弹性放学”模式,推行课后服务“5+2”管理模式、“学校主导、多方参与”模式、创新“资源共享、结对帮扶”模式,为学生辅导答疑、进行拓展提升,为课堂提供多元可能、深入开展实践,为课后联动合作、实现示范共享。
“三重保障”夯实基础,全力护航“官方带娃”,以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安全保障为出发点,建章立制、主动作为,政府买单、系统推进,精准排查、保障安全,为优化课后服务提供坚强保障。
“三项机制”动态完善,确保服务效果出新。
以持续优化合理分配机制、质量督导与评估机制、监管机制为落脚点,推行合理分配薪酬激发活力,多方参与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检查督导,确保课后服务取得实效。
(四)集中专项整治培训机构
加强制度保障。
出台《关于渝北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集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构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工作机制,实施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
从严从细抓好整治。
对无办学许可证的机构下发停办通知书,并督促引导其办证;将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机构纳入白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布监督举报电话。
多渠道宣传引导。
多渠道发布《告家长的一封信》,组织辖区学校、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
(五)发挥校外阵地助力作用
充分发挥我区已建成的25个教育基地、24个体育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29个市级科普基地及10个24小时城市书房等资源优势,以生活体验、主题教育、素质拓展、科学实践等类别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立德树人作用,通过自主探索、志愿服务、劳动体验等方式,深化教育基地合作,聚智聚力谋提升,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校内课后服务出现新“矛盾”
“双减”政策对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提出了更多内容、更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学校、教师要承担的工作责任更多,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大。
主要表现为:提升课堂教学、提供课后服务对教师的工作能力、精力要求高。
学校要在校内实现减负提质的目标,需要更多的优秀教师、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所面临教育服务供给压力增大。
高质量的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课后服务对艺体类、实践类教学的需求更大,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导致教师可支配时间减少,整体教学负担加剧。
课后服务责任重大、报酬不高,教师参与积极性较低。
(二)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监管困难
目前,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监管困难,主要表现为:监管职责界定不清。
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涉及教委、市场监管、民政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分散、多头监管导致“谁都在管、谁都不担责”的监管真空,造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
监管队伍力量分散。
教委、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由于各自执法依据不一,尚未形成监管合力,对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缺少强有力的震慑。
检查取证存在困难。
各类机构以各种形式逃避检查,如利用时间差让学生藏匿辅导资料,伪装成非学科类培训;以演讲、口语、表演等形式打擦边球;表面关门,实则转移阵地、化整为零开展培训。
以上情况给检查组取证造成困难。
(三)校外教育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目前,我区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主要表现为:服务范围不够广。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要服务场地周边青少年群体,辐射半径有限;社区“青少年之家”未做到区内镇街全覆盖。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校外教育阵地容量小、资金投入少、专业队伍弱,未能满足青少年多样化需求,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缺乏稳定性。
资源整合不成体系。
各类文化服务活动“进校园”比较零散,还未形成系统化、常态化体制机制,校外优质资源多倾向于城区学校,对乡村学校辐射影响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