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个人报告
畜牧行业的优势前景分析5篇
大小:26.37KB 6页 发布时间: 2023-06-02 09:36:18 9.2k 7.33k

截止目前,我县畜牧业仍以生猪为主导,占畜牧总产值高达50.78%;以山羊、小家禽为代表的草食性动物占比较低,特别是小家禽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的产业结构。

(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由于历史欠账多、监管难度大、治理资金缺等原因,目前,我县尚有散、乱、差的小微养殖场11个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

(三)转型升级进展较慢。

在多方多次考察及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我县畜禽养殖2.0版标准,但因资金、工艺等难题,目前仅推进少量养殖场转型升级。

(四)产业扶贫有待深入。

技术服务机制、方式、途径等尚未与时俱进,宣传深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未充分发挥畜牧产业投资小、技术成熟、见效快的优势,畜牧产业扶贫带动面有待稳步扩大。

二、对策与建议

畜牧部门应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促进畜牧产业绿色生态、健康高效发展。

(一)调优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兴旺发展。

一是突破生猪发展瓶颈。

确保全省“设施设备智能、治污工艺标杆、生态循环典范”的温氏生猪生态循环产业园9月份开工建设。

二是巩固羊产业发展态势。

以羊产业协会为依托、青贮饲料厂为保障,推进较大面积的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羊产业。

三是推进小家禽稳步发展。

在去年回马、蓬莱、卓筒井等贫困村建成50处乌骨鸡示范点的基础上,优化小家禽发展规划,择优布局,初步形成回马、蓬乐路、智水片区的乌骨鸡产业带。

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畜牧产业,推进畜牧产业兴旺发展。

(二)促进生态循环,努力实现生态宜居目标。

一是继续巩固禁养区整治成果。

提高准入门槛,对选址不合法合规的,坚决不予审批,并引导业主在适养区从事畜禽养殖;压实网格化监管,做到即养即发现即处置,确保禁养区整治不反弹、不复养,实现禁养区全面禁养目标。

二是全力推进畜禽养殖2.0版工作。

全力推行“前端节水、终端密闭、末端循环”的畜禽养殖2.0版升级改造工作。

力争今年完成寸塘口河周边养殖场的升级改造工作,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其余7条县级河流周边养殖场升级改造;2019年年底前完成全县其他养殖场升级改造工作。

同时,对不符合提档升级标准的,按照“动态评估、末位淘汰”机制予以淘汰。

三是做好畜禽养殖延伸环节环保工作。

在实现寄养场病死猪纳入集中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其他自繁自养场及其他畜禽纳入集中无害化处理;同时,进一步规范医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工作,确保畜禽养殖环境保护工作全环节全覆盖。

(三)推动转型升级,确保畜禽养殖治理有效。

一是加快推进技术革新。

针对以前“猪-沼-果”、“干榨+沼气+储液池+种植”等较为落后的粪污处理工艺,要按照“源头控制、处理有效、循环利用”治污思路,推行“前端节水、终端密闭、末端循环”最终实现零排放的新型治污工艺,探索畜牧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加大投入保障。

要通过项目资金引导、龙头企业出资撬动,指导并督促业主投入不低于总投资的20%,用于建设环保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业主增收的三方共赢目标。

三是强化依法治牧。

要严格执行《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场日常监管的实施方案》,落实“辖区政府-畜牧部门-环保执法”多方联动机制;压实”主管部门包区、镇乡站包片、职工包场”的三级督导责任;发动群众加强日常监督,对举报属实的,按照县府办出台的《畜禽养殖污染环境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予以奖励;并同步研究推行“村规民约”制度约束小家禽下河。

(四)实施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宣传服务。

要在开展“科技下乡”、“畜牧万家行文化巡演活动”、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畜牧科技技术的基础上,组织专业队伍录制畜禽养殖技术宣传录音,充分利用各村广播高密度播放,实现养殖技术宣传全县全覆盖。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进一步深化产联式扶贫模式,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户资金难题、因户施策,充分发挥畜牧产业投资小、技术成熟、见效快的优势,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

拓宽贫困户收入来源,丰富村集体收入渠道,帮助贫困村实现造血式脱贫。

三是扩大产业扶贫带动面。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