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交通工具、信息系统的不断创新,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也使物流业相应地扩大了自己的覆盖面。
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
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第三方物流”来是指为发货人(第一方)和收货人(第二方)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企业。
物流服务公司在货物的实际移动链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参与者,而是代表发货人或收货人来执行。
之所以强调发展第三方,主要是实现物流运营的专业化、科学化,并使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更紧密、有效的联系。
5.电子物流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展。
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
这种可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
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
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接受新概念的认识不统一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一些部门单位习惯从局部角度考虑问题,难于接受全社会、全方位和综合服务的角度。
甚至有人还对物流能产生效率、产生利润有怀疑。
2.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
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瓶颈和矛盾依然十分存在。
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
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
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这些同样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5.缺少发展规划和管理
目前国家宏观上还没能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统一规划,缺乏可操作的标准,难于协调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发展。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价格市场秩序比较乱,国有物流企业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三、我国加入WTO对物流业发展的要求
2001年11月11日我国正式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议定书,这标志着我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对自身面对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对于近几年蓬勃发展的中国物流产业来说,成长之路才刚刚起步,在资金、管理、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仍需要大量的投入;物流相关政策法规也需要调整、增补,以适应WTO的有关规则与要求,加入WTO以后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WTO有关物流产业的条款和内容包括:
1.制造业的分销权
我国将首次向外国公司提供分销权,取消现有的法规限制,不迟于2002年1月1日,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中允许外资控股,并开放所有省会城市;不迟于2003年1月1日,取消地域限制、数量限制、股权或企业设立形式限制;不迟于2005年1月1日,除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百货店和超过30家的连锁店不允许外资控股外,没有限制。
外商可以分销进口产品和在我国制造的产品。
分销权将会在我国目前限制最严的分销行业例如批发、运输、和维修等行业中实施。
2.服务业
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
同时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也作出了类似的承诺,具体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这方面的限制将在入世以后三至四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