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个人报告
物流行业数据分析报告4篇
大小:34.54KB 9页 发布时间: 2023-06-05 15:05:54 11.99k 11.4k

2.功能于服务的系统化;

3.业务运作的网络化;

4.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

5.区域上的全球化;

6.联合与合作。

三、欧美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权属结构分析

自有型配送中心:是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原来的比例很大,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为公用型。

合作型配送中心:由几家生产厂合作管理,实际上也是公用型。

主要储存粮食、食油、石油等散货,主要建在沿海或铁路沿线。

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全社会所有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其股份持有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团。

这种配送中心的土地可能属于某方,而管理则由某一专门的经营公司负责,甚至包括配送中心建造。

还有另一种形式,即配送中心可租用现有建筑物,以降低成本。

调查表明,整个美国约有300家左右的公用配送公司。

合同型配送中心:与公用配送中心不同,它是通过签订合同,为一家或数家企业(客户)提供长期服务;而不是为所有客户服务。

这种配送中心有由公用配送中心来进行管理的,也有自行管理的;但主要是提供服务。

也有可能所有权属于生产厂家,交专门的物流公司进行管理。

集约化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它服务。

这种配送中心即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从欧美的`情况看,生产加工企业不再拥有自己的仓库,而由另外的配送中心为自己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90年代初,美国43%的工厂采用单一功能的物流服务形式,但全美500家最大的企业基本上采用合同物流,具有两、三项服务功能。

这里面主要是储存和运输,而不是全方位的。

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工厂在寻求由一家公司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即组合起来的多功能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与运输。

据统计,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经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1996年的数字)。

美国某机构1998年对制造业500家大公司的调查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69%(包括部分委托),研究今后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占10%。

调查还显示: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主主要是汽车制造等传统企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企业,通过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汽车厂成功地抓住挈机摆脱了经营的不景气,高技术厂商在变化激烈的市场上保持了好成绩。

四、日本物流产业结构分析

(一)功能结构

日本物流产业的功能结构,与美国相比基本相同:综合物流企业发展较快,许多传统储运企业已经转向综合物流企业;日本的大型综合商社(批发商),都具备物流配送功能。

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汽车运输的业主多数不是个体司机,而是众多大型运输公司。

在日本的整个物流网络结构中,专业性的综合物流企业、大型综合商社、大型运输公司三者平分秋色。

(二)权属结构

与美国相比,日本物流产业的权属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物流专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共同配送的情况很普遍;二是综合商社、综合物流公司与工业生产、商品零售(连锁)企业之间的合同型物流合作关系更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

据估计,日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在全日本物流业务总量中的比例可达80%左右。

社会化共同配送的具体情况: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随着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以及卡车运输业的发展,在卡车运货方面盛行的"独家运送"方式的弊病突出出来。

日本通产省首先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地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要汇集、总括起来,开展高效率的混载配送。

基于这个思路,通产省在东京、大阪等地进行了局部试验,还开展了商店街共同进货系统的试验。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之后,发现较好的办法是以物流企业作为协调者,聚集多家货主企业的货物,按照各货主的配送指示,在广大地区进行混载配送。

进入90年代以来,物流共同化、混载化的热潮在日本再度兴起,由政府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行业团体提出的有关改进物流的调研报告几乎都把混载运货作为一项重要对策,认为共同化、混载化具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的力量,是塑造日本物流业未来的一个关键。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5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