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生失分原因的分析,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马虎和审题不认真。特别是在计算题和应用题中失分最严重。学生在解题时没有认真审题,需要进一步讲清算理。另外,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细节,避免马虎导致错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教师应该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练习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读题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同时,教师也需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习惯和方法。
总的来说,本次期末考试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生普遍计算准确性差,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下一学年,教师将再接再厉,努力取得更大的突破。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
本次试题是根据人教版实验教材第9册各单元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制而成的。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一共有六个大题,包含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试题内容全面,涵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占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还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9份试卷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及格率为84.6%,80分以上的学生约占23.1%。
具体试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填空题(16分)
该题的正确率为65%。
错误原因分析:
1.三个连续奇数,最大的一个是a,那么三个数的和是( ),学生把其他的两个数写错了,导致答案错误,正确答案是3a-6。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cm,面积是24㎡,则高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学生由于没看清单位(单位不统一),导致算错。
(二)判断题(5分)
正确率为80%。
错误原因分析:
y比x少,则x=y-b ( x )。学生错误在于没有弄清y与x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10分)
错误原因分析:
一个因数a(a≠0)乘以纯小数,则积一定( )。
A.大于a B.等于a C.小于a。学生对纯小数理解不透。这相当于考的知识点是: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小的数,则积就比原数小。对于这一知识点本试卷考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平时着重复习的内容。
(四)计算题(17分)
正确率为70%。
错误原因分析:
错误较多的是直接写出的结果中的1.25×32×2.5。学生没有将32分成8×4,然后将1.25×8和2.5×4乘在一起。
脱式计算中的9.95+0.05×3.2,学生错误地先算了9.95+0.05,应该是在有加、减、乘、除的算式中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还有27.5×46+275×5.4这可以用简便方法,但在用简便方法时学生没有处理好27.5与275,46与5.4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答案是:275×4.6+275×5.4=275×(4.6+5.4)或者是27.5×46+27.5×54=27.5×(46+54)。
解方程(12分)
错误较多的是2x+3x×2=16,学生没有先算3x×2,而是先算2x+3x导致解错。
计算图形的面积时,学生错误地认为其中的7cm或者6cm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应该先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出高,而这个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解决问题(26分)
失分较多的是第3题和第4题。第3题是稍复杂方程的典型题目,由于学生习惯于以前的算术方法,导致解错了,其实这道题目只要想到运用稍复杂方程就可以很好解决。第4题由于学生不仔细,问题是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学生没有将算出的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有的是在计算337.92÷0.0256时算错了。
生活中的数学(9分)
本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几乎没得分。主要是学生对于追击问题了解的少了。我想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时该加强的地方,应该讲了相遇问题时适当拓宽追击问题。
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是写得非常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