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题共4问,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让学生逐一回答,并且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如何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要学生理解题意,与学过的理论相结合,按要求回答,本题难度不大。
第23题关注生活问题,第(1)问小丽的爸爸妈妈所在单位分别属于什么经济成分,我们所学的课本中讲过我国现阶段不同的所有制经济形式,但需要学生灵活运用,只有学生理解中国移动公司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雇十几个员工进行生产的修理厂是什么经济形式就可以了,学生出错的原因在于没有把握住关键字眼、有效信息,没有做出正确回答。如果经济形式这一问回答不好,会影响到对得益于我国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这一问题的回答。第(2)问中课本没有完整的答案,需要学生理解题意,结合所学知识,方能回答。本小题涉及制度自信,设问灵活,由于学生不理解制度自信的内涵,不知如何入手。不过我们学过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学生学会转化思维,难度不大。第(3)学生感觉很简单,换一种设问方式,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在今后教学中教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24题共3问,第(1)问是意义类、第(2)问是关系类、第(3)问是措施类。第(1)问课本中没有完整的答案,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综合、概括总结,方能得分。第(2)问是法律和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所谓关系是相互的,不是孤立的,不能只回答一个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只回答法律对权利的关系,或者只回答权利受法律保护,没有回答公民合法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以后,更加自觉的维护法律的尊严,履行遵守法律的义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既要学会课本知识,又要学会解题方法。第(3)问是措施类问题,这类题型要求思维活跃,观点全面,多角度、多方面回答问题方能得分。本题没有限定范围和角度,可以从国家、社会、公民多角度回答,也可以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多方面回答。但学生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回答,所以失分。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对问题要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1.知识掌握不牢固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不牢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21题第(2)问中,促进公平正义的必要性、第(3)问青少年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准确而完整地回答问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全面,缺乏解题技巧,如24题第(3)问,不能全方面、多角度回答问题。
2.理论与实际不结合
学生知识面狭窄,对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常识缺乏了解,学生对材料理解不透,实践知识欠缺,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单纯回答课本知识,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主观题中最为明显。
3.答题语言不规范
学生缺乏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文字表达能力差,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口语化现象严重,要点不突出,原理阐述与材料信息脱节,严重影响答题质量。
五、今后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
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注重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的建立,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杜绝平时不及时巩固掌握所学知识,指望考试背背就可以的错误思想。
2.提高能力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加强能力培养,重视探究性、创新性、开放性试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是提高解决主观试题的能力。
3.关注生活
继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形成主动关心社会热点和现实生活的习惯,教师可以以身示范,时刻保持对时政热点的敏感度,引导学生有选择的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新课程理念,以本为纲,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