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填空题第2题“有人帮,不一样”错误较多。
3.填空题第5题部分学生把“草”写错。
4.连线题部分学生连错。
5.问答题,部分学生错误认为“给妈妈买衣服”是小孩子应该做的家务。
6.动手画一画部分学生画得较乱。
三、本次监测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不清现象、错字擦不干净等现象依然存在。
2.有些孩子在听题过程中不认真听,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
-1-
决问题能力不强。
3.有些孩子的应试能力不强,老师读题的时候跟不上,或者不听老师读题,就会造成失分。
四、针对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怎样做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2.加强学法指导,老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3.坚持讲练结合。
4.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5.抓好学困生。对道德与法治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
小学道法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总结3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期末统考是苏人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全册内容,分值50分,试卷由判断题、单择题、简答题、探究题四部分构成。试卷内容覆盖全面,难易适中,结构合理,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立足学生实际,紧扣时代热点。试卷中很多题目都立足于初中学生生活实际,如第10题中学生报名培训班被侵权;第12题和13题子女与父母的交往;18题(2)学生在网络空间转发分享信息时,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同时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人脸识别技术、全国交通安全日、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网络安全法的颁布等。
2.重视能力立意,兼顾基础知识。试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核理解,既紧扣教材重点,又不照搬教材。如第2题未成年人的含义;第11题严重不良行为的内容;20(1)四大保护的辨别等。但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如20(2)结合情境二,分析小张走向犯罪的原因.3。创设问题情境,发挥德育功能.试题中利用文字、漫画、图片、故事等内容,创设情境,如13、16题的漫画;19(1)的图片;20题围绕七年级学生李强“上学的一天”创设连续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4。开放试题形式,弘扬传统文化。试题形式别出心裁,具有开放性,如19(2)让学生从三则故事或者名言中选择一个最让自己感动的谈理解和思考,展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更大的答题空间。19(1)选取传统哲理故事以及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的话,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品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值得肯定之处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答题素养初步形成,这从学生的卷面上就可以窥见一斑,材料和设问上都或多或少留有痕迹,这说明学生比较注意审题和审材料,简答题的答题规范比较好,条理清晰。学生能合理安排和分配政治和历史考试的时间,来不及做的情况有所减少,答题的心理素质有所改善。
2。需要改进的地方
(1)基础知识尚不牢固.一些学生可能存在误解,以为开卷考可以查书,知识点不太熟悉没关系,致使做题时仓促应战,要么不分析题意狂抄一气,要么偏离书本知识。如第2、3、11等题,考查未成年人的概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和严重不良行为的知识,明明是书本上的原话,却有部分学生出错,说明对书本知识不熟悉。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如20(1),请学生判断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特殊保护,然而部分学生不会区分四大保护.第10题的错误率较高,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于诉讼和非诉讼的区别认识不到位.
(2)审题能力有待提高。审题时,学生往往忽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如第7题,题目中强调“学生”这一主体,所以要注意排除下列选项中“非学生”的做法。第10题和第15题都是逆向选择,题目中强调选不正确或者错误的,部分学生误选成正确的。18(1)失分比较严重,题目要求“运用行为与后果关系的知识,说明网络安全法颁布的现实意义"。这题需要先论述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然后说明网络安全法颁布的意义,而很多同学要么漏答原理,要么漏答意义。19(1)要求将材料编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部分同学填成文字。
(3)答题角度比较单一。答题要点随意化,更谈不上全面性,考虑问题缺乏辩证性,容易只看到问题的其中一面,以偏概全。如18题(1)中,网络安全法颁布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多角度分析,如对国家、对犯罪分子、对公民等,而学生仅仅从某一个角度论述,造成失分.19(2)中,对故事和名言的理解和思考需要多角度,而有的同学草草几句,角度单一.20(2)中,小张走向犯罪的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分析,部分同学只写一个角度。
(4)答题规范技巧不足.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没有序号,缺乏条理性。
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轻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心态,可以从其作为中考科目的重要性角度来论述,也可从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的角度等等。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有必要认真领会新课改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可以选择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者身边的典型案例,也可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热点,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2。强化知识点的落实。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必定没有能力的培养提高。对知识点的要求不能是简单机械的识记,更重要的是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的本质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同时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和探究,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问题.3。加强答题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手边的练习资料或者有计划地精心设计一些练习,进行科学训练,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提高训练的效益。学生做完题后,要及时讲评,讲评不是要让学生记住答案,而是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答题心理等目的。在练习讲评中,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每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规律,提醒学生严谨答题,语言要精炼,用词要准确,尽量使用政治术语,条理要清晰,布局要合理,提倡答简答题前心中要有提纲。
小学道法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总结4
一、试卷的评价
此次考试试卷总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总分39分,该题难度适中,主要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以及常识性内容的记忆和掌握。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总有三道大题,分值为61分,紧贴课文知识,并渗透主观能力的应变和灵活。
纵观全题,呈现以下特点:
1.难易适中。试题难易的程度设计比较合理,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兼顾新编教材的新增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