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个人报告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总结范文10篇
大小:492.21KB 7页 发布时间: 2024-02-25 19:25:05 8.12k 7.9k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在接受外界帮助的同时,自我调节是最有效的方法。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正确认识自我等都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总结范文10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择了窑淮初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了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和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的方法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在学校中,学习竞争非常激烈,每次考试,学生都会感到非常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失去“尖子”地位,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以及同学的冷眼。这导致学生产生高度焦虑,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会感到非常沮丧,情绪低落。许多学生在咨询中表示,“压力来自四面八方,难以接受也无法摆脱”,“我觉得我学习很努力,但中期考试成绩却是班上的垫底,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学生们表现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此外,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不太协调。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擅长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之间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诉:“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这种自闭的心态使得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逐渐感到孤独、寂寞,甚至产生焦虑和恐怖感。有些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僵化。

此外,学生的自信心也不足。家长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更多地看到学生的缺点而忽视了优点。家长和一些老师常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对学生的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这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常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灰心丧气,觉得自己老是失败,认为考大学没有希望了,进而失去了自信心。

此外,早恋问题也困扰着一些学生。中学生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这导致了早恋问题的出现。由于陷入了恋爱的误区,学生的心理冲突加剧,产生了各种心理病态反应。

三、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只重视“授业”和“解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知识。他们往往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去传授知识和解答疑惑,忽视了那些想要摆脱自己设计的模式,走另一条思路的学生。对于那些“不守规矩”的学生,教育者往往将其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确实,由于中学生的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令人无法接受,令人无法容忍。因此,教育者往往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不尊重学生,甚至嘲讽、惩罚他们。这使得学生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了学生社交能力的障碍。胆大的学生会被逆反心理所支配,无论教育者如何努力,学生都会采取抗衡的心态来对待。胆小的学生虽然不会直接反抗,但他们会消极地反抗,这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希望有一个知心朋友,能够相互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教育者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会感到非常孤独,逐渐产生孤僻心理。

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求,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只认为顺从教育者为“优”、反对教育者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将教育与权力以及强制联系在一起。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缺乏重视。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重要场所,也是家长将品质行为传递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和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所知道的知识并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然而,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有些家长在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或忙于追求财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导致孩子任性放纵,走向堕落;还有些家长品行不端,行为放纵,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许多家庭对独生子女采取溺爱态度,使孩子惯得不行,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或者心理失衡,产生极端行为。即使是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家长,也总想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的情感、需求、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却置之不理。结果是,在中学阶段,许多学生都采取欺骗和隐瞒的方式对待家长,学生受害最深,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的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这导致了教育的误导,使青少年对行为的正确性认识模糊不清,产生了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其次,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青少年走向堕落的场所,易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全面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中;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提供心理治疗等服务;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德育活动中、课外活动中、劳技课中,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中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应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班主任的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班主任应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培训,掌握心理咨询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1)转变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方面的要求上,只有父母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3)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特别是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分析、创造以及审美的能力。

(4)尊重孩子,避免走极端。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因此,家长应该从情感和心理上尊重孩子,不将其视为私人“财产”。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应该出现爱则宠、恨则打的情况。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

(5)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联系,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家长不应该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而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于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家长应该正确对待,既不要一味地为孩子辩护,也不要采取暴力手段。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应与学校保持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在孩子面前评论社会阴暗面。

(6)家长要及时分析、引导和解决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免积少成多,造成大祸。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我”。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辅导,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调查显示,有30%的初中生认为社会不良现象对他们的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湖北某县,就有一个中学生由于看到了太多的社会阴暗面而无法承受心理压力,最终自杀身亡。因此,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减少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的书刊物,出售香烟和非法药品,开放不适合青少年的场所等等。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洁净的环境,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宣传和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