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个人报告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精品9篇
大小:478.85KB 4页 发布时间: 2024-02-25 19:28:31 15.17k 14.05k

很多人不知道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怎么制定合适,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模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精品1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进入到转型期的阶段,社会压力逐步增大,社会结构大幅调整,这些都使当前的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感到各种压力交织增大。致使有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社会现实与学校学习生活反差太大,有了无所适从、茫然若失和倍感迷茫的心理反映。对于适应环境、管理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心理困惑和矛盾会日益突出和递增。所以,这些社会现实与学校的巨大反差,都在进一步的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于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数较大,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重视。在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健康的时代发展需求,更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性要求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有很大程度是要依赖于大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心理健康课程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措施之一。同时,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高校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途径之一。在心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都对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摸索出来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心理教育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内容、形式、教学方法和目标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并且在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出现,使得心理教育的教育程度和目标都很难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当前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心理教育课体系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对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影响。大学的心理教育课属于大学德育教育的概念范畴,也是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各高校起点不同、缺乏统一的教学应用大纲以及对心理教育课程计划、实施和总结的不统一,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统一的规范。因此,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这门课程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

其次,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学习心理教育课的影响。心理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刚刚起步,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尤其在高校的师资力量方面,专业课程教师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心理学教育课程的发展。许多心理学课堂上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心理学培训,有些甚至是自学成才或兼职任教。这些教师在心理学课堂上表现出了教学能力不强的素质,导致心理学教育课程的质量不高。同时,缺乏健全的教师心理学授课能力评估制度,也使得师资力量的薄弱难以得到改善,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心理学的进展。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从事心理学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成熟而积极的心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心理教育中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在心理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树立一种以学生心理剖析为主的教学理念,通过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现实心理表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矛盾,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在关键的环节对学生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指导,促进学生从问题和讨论中领悟心理学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心理反映能力。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心理学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与时俱进地开展好心理学教育课程,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精品2

为了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与时代相对应的特征。

首先,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读高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这说明当代中学生绝大部分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其次,83%的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而,还有14%的中学生需要提高学习主动性,并且经常不能够独立完成作业,需要老师的监督。另外,3%的中学生从未独立完成过作业,而13%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一种乐趣,87%的中学生则认为学习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与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关。此外,84%的中学生对学习热情较高,11%的中学生对学习热情中等,5%的中学生不想学习。调查还发现,91%的中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不想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关,另一方面是与课程的实用价值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这与我国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有关,也是一个长期以来在教育界争论的话题。

当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高考一定制,中学生要想上大学几乎都必须经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故而学习成绩对于当代中学生可以说是命根子。调查结果显示,95%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尽快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82%的中学生认为他们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这说明中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的道路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很难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调查结果还显示,绝大部分中学生都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其中,78%的中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上大学,20%的中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有2%的中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

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以下特点。首先,教育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务实性和功利性的趋势。大部分中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其次,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趋势。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个人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同。最后,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虽然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很明确,但在行动上却表现出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成因主要是家庭和社会对学习的需求的影响以及学习兴趣的低下。家庭和社会作为中学生的重要生活环境,对中学生学习需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学校教育方法不当、家庭因素和个人内在因素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其次,及时反馈和适当评价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科学使用奖赏和惩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了解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对于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非常重要。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学习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精品3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等压力日益增大,从而引发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如何以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已经成为了摆在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处事乐观、热情诚恳。这表明大学生希望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此外,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还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心平气和、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九成多的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27%的大学生表示经常遇到心理问题,66%的大学生偶尔有心理问题。这个结果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们的足够重视。

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处理情感问题能力不强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67%的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是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55%的大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是心理问题的原因,还有51%的大学生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是心理问题的原因。这表明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面对就业压力以及管理自己的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具体来说,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一些学生因自卑、孤僻、害羞等原因无法与他人良好地沟通,另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差异而无法与不同性格气质的同学处理问题的方式相融洽。此外,有些大学生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但高校教育与企业的需求却脱节。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题,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外,情感问题也是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一个主要方面。大学生情感困扰主要集中在友情和爱情方面。在校园里,爱情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些同学通过恋爱来减轻心理压力。然而,有些女同学或男同学过于腼腆,和异性在一起会感到不自在甚至害怕。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调查结果还显示,38%的大学生在遇到烦心事或感到压抑时选择不向任何人诉说。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倾诉的对象是知心朋友、家人、男/女朋友、老师、学长和学姐以及心理咨询员,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不找任何人。这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心理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愿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理烦恼,甚至极力掩饰。这样的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排解,可能会导致负面情绪的积累,进而出现危机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家长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积极、健康、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精品4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依赖父母转向依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就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学习,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大学中仍需要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学习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样既开发思维的多向性,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值得重视的是英语方面,现代社会中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之一,这样看来口语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亮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有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有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精品5

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城市和农村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全国9个省份进行的调查中,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占总数的12.63%,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占11.90%。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究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