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查询
首页 个人报告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合集10篇
大小:486.91KB 5页 发布时间: 2024-02-26 08:10:52 9.8k 8.01k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包括家庭压力、父母的期望、就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这些压力在无形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大学生学会提高抗压能力则显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和重要性。此次调查的对象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学生,而是来自多所高校的学生,共收集到了100份有效问卷,从很大程度上具有可靠性。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关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问题的结论: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上,61%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对目前的学习时有时无压力,22%的大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只有13%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很少有压力。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都面临着压力,尤其是那些觉得压力非常大的人比例更不容忽视。在这一点上,性别、地区和性格等因素对数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报告分析显示,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感到压力大:54.55%的男生认为压力非常大,而女生只占45.45%。这可能与长期以来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男性被认为是家里的顶梁柱,需要承担养家的责任,学会独立并更好地面对社会。这种观念可能早在他们的心理中扎下了根,或者是在家人长期的教育下,儿子需要继承家业并赡养父母,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比女性更早地认识到社会的残酷和现实,压力也不可避免地比女性更大。

除了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程度的影响外,学生来自的地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遍比来自城市的学生压力大: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压力非常大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15%,城市学生占7%;选择偶尔有压力的学生中,农村学生占43%,相对来说,城市学生占18%。这一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农村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对于城市来说较差,从小,农村学生就被灌输要好好读书,通过教育走出农村。因此,农村的孩子在学习方面更加努力,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再加上他们经常目睹村里的人不断外出就业,甚至有些人家情愿在城市里租房子住也不愿意留在农村,这些事实摆在农村学生面前,除非他们自己足够优秀并更加努力,否则他们将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而城市学生可能已经习惯了舒适的生活,对生活中的危机感较低,因为他们知道至少还有家庭作为支持,所以他们的压力相对较小。

当然,性格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左右作用。在问及现在的压力与以前相比时,性格开朗的学生比内向、冷漠、孤僻的学生更加乐观。调查报告显示,在选择压力更大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43.90%,而内向的人占46.34%。在选择压力减小的人中,性格开朗的人占70.97%,而内向的人只占25.81%。可以看出,性格开朗的学生相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在抗压方面更强,心理压力也较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式也不同。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

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主要来自就业压力、家庭压力、人际交往和感情处理这四个方面。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7%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压力作为主要心理压力来源,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32%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和同学交往的压力,30%的学生选择了感情压力。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压力来源。77%和43%的比例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之重,几乎可以说每10个人中就有6、7个人面临就业压力,而近一半的人都会有家庭方面的顾虑。在问及家庭教育方面给予的压力最大时,74%的学生选择了来自父母的期望,18%选择了家境不好即家庭经济不够好,6%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好。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压力和家庭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方面,情感问题和家庭经济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主线,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压力大,男生比女生的压力大,性格内向的比性格开朗的压力大。

(三)压力的来源分析

1.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主要来源,几乎可以说是大学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社会的复杂性、竞争的激烈性和人心的难测性,让习惯了安逸校园生活的大学生们感到恐惧。近年来,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机会相对缺乏,要想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变得非常困难。加上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在调查中,43%的学生表示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24%的学生则表示没有感觉。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忧,专业不仅给不了他们安全感,外界的竞争也如此激烈,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担忧。他们担心自己毕业后的职位可能不是他们理想中的,工资可能不如他们预期,或者可能在就业中难以逃脱被竞争淘汰的命运。

2.家庭压力

家庭压力是另一个主要来源,4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压力。这一比例不容乐观。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有所成就,这是每个家庭的期望。孩子从小就被赋予了很高的期待值,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这种压力更加明显。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学习,家人期望子女能够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学生本身也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种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努力避免让家人失望,但是他们自己的条件和社会的挑战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时时担心自己毕业后可能面临失业,成为家庭负担。除了家人的期望,学生的压力还来自家庭的经济状况,18%的学生认为家庭压力来自家境不好,6%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家人关系不和谐。面对这些压力,学生回家时希望能够得到家人的支持和温暖,但是家人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和争吵,这让学生不免感到忧心忡忡。从身边的事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家庭和谐的学生更加开朗,他们能够更好地承受心理压力。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一点。

3.人际交往

大学是半个社会,学生们每天都需要与老师和同学打交道,相对于初中和高中生活,他们需要更频繁地与人交往,而且面对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技巧方面有所提高。30%的学生选择了与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作为心理压力的一部分,他们可能烦恼如何更好地与他们相处,因为在大学中,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关系到各种奖项的评选,而且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在办事方面也更顺利,朋友也会更多。更不用说在宿舍生活中,如何与室友相处,相互磨合,也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大学四年中,我们几乎都是与同一个室友一起生活,室友就像家人一样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如果连与室友的沟通都做不好,又该如何度过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4.感情问题

到了大学,很多人选择了谈恋爱,感情问题的不确定性让大学生们也会感到困扰。大学生们会尝到更多的甜蜜、酸楚、苦涩和辣味。调查报告中,也有30%的人将感情问题列为心理压力的原因。有很多身边的例子表明,情感问题困扰着许多大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懂得如何减轻压力的学生,更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失恋自杀现象也并不罕见。

5.学习压力

到了大学,面对与以往不同的学科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尽管学习的内容不如初中和高中那么多,但是学习的深度和难度却有所提高。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逐渐养成了厌学的心态。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在学院中担任干部,无法很好地处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导致烦恼。一方面,他们想通过工作得到锻炼,但往往会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存在。为了更好地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策略:

1.形成积极的心态。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在小型社会的大学校园中。不要与他人比较,因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做好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前进。即使在失败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坚强地站起来,因为眼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不要过于看重专业的"冷"和"热"。社会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人可以预测哪个专业将来会有更好的前景,所以现在也没有所谓的"冷"和"热"之分。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因为社会普遍需要专业人才,而不是全才。当然,专业人才并不意味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一无所知,而是要有"术业有专攻"的精神。在控制好厌学情绪的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学业和工作的关系,要在这两个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其中必然有得有失。

3.学会与家人沟通。家庭问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要学会体谅家人,无论家人对你有什么样的期望,出发点都是爱你的。要学会与家人沟通,只有接近家人,才能更好地处理与家人之间的矛盾。

4.放开心胸,学会倾诉。当心情低落时,要学会正确的心理辅导,可以找人聊天,外出散步,唱歌等多种方式转移注意力,舒缓自己的心情。有些人可能很难放开心胸,对周围的人和事持有防备和逃避的心态,这时我们需要适当地放下防备,学会接近他人,这样别人才能接近你的内心世界。

5.学校要举办更多有助于心理辅导的活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活动氛围中得到心情的宣泄和放松。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解决困惑的途径,学会倾诉自己的问题。当然,心理咨询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不泄露学生的秘密,并且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通过以上建议和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和谐的大学生活环境。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合集8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中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我于20xx年_月对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调查的具体目标包括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以及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采用了学生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我在一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了80份问卷,收回了70份有效问卷,样本数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教育价值观方面,大部分中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少部分认为是为了考大学,还有一部分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在学习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少部分对学习的热情中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害怕学习。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对某些课程抱有厌恶的态度,其中英语是学生们最讨厌的课程之一。在学习需求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并且希望学到实用的科技知识。在学习目的方面,几乎所有学生都有读大学的愿望。

与以往的中学生相比,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明显的不同。他们的教育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大部分学生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还追求更高等的教育。然而,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也存在一些迷茫,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以就业和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厌学。

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样。此外,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目的有明确的认识,但是他们的学习目的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思想与行动不协调。

为了保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需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和辅导员,给予学生关心和帮助。同时,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此外,教师还应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可有私心,讲诚信,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成为心理辅导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只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才能实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合集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奶期,其心理独立感与心理成熟度之间的冲突常常导致一些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最近的一则消息称,一名清华大学学生无故将硫酸泼向四只狗熊,造成了严重烧伤。这再次提醒我们,大学生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并时刻调节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采访了我校的心理学教授郭兰,并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不适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为广大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的难忘时光。

反馈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Copyright @ 2016 - 2024 经验本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07888号-1 客服QQ:239313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