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来企业入库制约因素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办法的通知》第十条的规定,外来法人单位下属跨省分支机构,如果具备一定条件,并经分支机构上级法人单位协商一致,经国家统计局认可,可以视同法人单位处理,纳入生产经营地统计。为了了解本县外来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我们于今年_月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实际实施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坚持本地注册对外来企业没有强制约束力。外来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只受业务范围和项目规模的约束,而不受地理区域限制。住建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__〕92号)规定,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规范备案管理,不得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区的准入条件,也不得强制外地企业参加培训或在当地成立子公司等。这对于坚持本地注册带来了政策制约。
2.坚持本地注册导致企业资质受限。外来企业在注册和入库时,需要更名申报,这将与该企业在参与本县招商、投标活动中使用的原名称不符,而且企业资质也与项目招标要求不符,导致失去竞标资格。
3.坚持本地注册影响后期监督管理。外来注册企业具有流动性,一旦工程竣工后没有新项目,它们往往会转向其他地方发展。如果该企业破产或者资质被注销,那么它所开发建设的项目一旦出现质量或者配套设施问题,责任主体很难追究,可能会引发许多信访矛盾和遗留问题。
4.坚持本地注册增加外来企业的管理成本。在建筑房产开发市场竞争中,三级及以下资质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外来企业因为工程量较少且不持续,不愿意进行注册。即使选择资质升级增项的方式,至少需要2至4年的时间,而且在注册资本、经营业绩、专业人才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5.坚持本地注册容易受到原注册地的干扰。根据统计制度,建筑业产值和房产投资纳入注册地统计。本县的外地企业除了需要将建筑业国税和房产开发企业所得税上缴到注册地外,其他税费都需要上缴到本县。如果外来企业申请注册,原注册地出于地方保护的角度,既会设置障碍来办理相关手续,也会通过约谈当地企业等方式干扰外来企业在异地的注册。
三、企业发展现状
1.生机旺盛型。这类企业抓住了机遇,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升级增项不断发展壮大,并制定了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例如,新南国房产计划在3年内组建集团公司,在5年内进入市五强,在20年内实现产值200亿元,进入省20强;发响建司计划在今年_月将资质升为总承包一级,力争年产值2.5亿元以上,上交税费900万元以上。
2.维持现状型。这类企业受困于自身状况,资质迟迟未能升级,市场份额有限,实施的项目规模不大,依赖挂靠项目,缺乏发展后劲,近几年业绩没有大的提升。例如,三建司承建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区乡,规模较小,种类较杂。
3.转向发展型。这类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主营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和制约。面临不明朗和不乐观的市场前景,这些企业开始将生产经营活动转向其他领域。例如,明悦房产建龙熙国际酒店开始将经营活动转向酒店服务业和社区物业管理,以解决公司员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4.萎缩低迷型。这类企业通常是在有项目之后相机成立的,项目完成后陷入困境,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技术保障,没有后续项目实施,面临名存实亡的危险。例如,江州房产资质为三级,工程技术人员只有3人,20__年没有工程项目,市场生存能力较弱;高品房产在开发完伴山风景项目后,目前没有新的项目开发。
四、困难和问题
1.资金压力大,本地企业运转困难。首先,许多项目单位在工程发包时要求承包商能否垫资作为考察企业实力和签订合同的重要条件,导致垫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工程项目垫资高达90%,而政府BT项目多是全垫资。其次,工程款项拖欠问题严重,施工单位往往无法按时收到相应的资金。即使项目竣工后也经常遭遇长期拖欠款项,这使得预期效益受损,即使有新的项目也无力承接。此外,企业在融资方面也面临困难,在国家对建筑与房产开发行业紧缩银根的大环境下,企业贷款难、利率高,而民间融资渠道利率更高。此外,除了基本税费外,企业还需要支付残保金、工会经费、资源费等其他费用,这些费用大约占到了资金总额的十分之一。最后,房产开发项目竣工后,由于供过于求,房屋高空置率较高,导致资金回笼缓慢。所有这些问题纠缠交织,影响了企业的自身造血功能和发展壮大。
2.资质升级难,本地企业发展受限。首先,企业资质升级需要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企业资质等级越高,对人才的要求越严格,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人员、基本技术人员等都有明确的数量限制和资历要求,但实际上符合条件的人才非常稀缺。其次,企业缺乏业绩支撑。由于实力的限制,这些企业很难有符合要求的业绩,比如申报建筑企业一级资质,需要提供近5年的工作业绩,而且工程规模至少满足“修建25层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等4项必备条件。此外,企业也缺乏资金和设备的支撑。不同资质等级有不同的注册资金要求,例如申报房产开发一级资质,企业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但实际情况让人望而却步。此外,企业需要具备与资质等级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但原有设备设施已经不足以满足要求,补充购置设备会增加资金压力。由于长期无法升级,这些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3.市场竞争激烈,本地企业利润薄弱。首先,项目招标竞争激烈。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外来企业越来越多,有些企业甚至建立了项目部和分公司。在某些项目中,多家企业竞争同一个项目已经变得司空见惯,这种“抢食”现象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耐心,进而引发了残酷的价格战。其次,本地企业在承揽工程方面力有不逮。本县没有一家一级或特级资质的企业,承揽范围受到限制,在重大项目的招投标中,与外来企业的实力相差悬殊,几乎没有机会,只能被迫向乡镇发展,寻找剩余机会,有时甚至依赖挂靠项目的支持。一些外来企业中标后,把项目转卖给本地企业做,转嫁了风险,同时也获得了差价的利润。再次,一些中小规模的项目面临“三违”现象。在追求“短平快”的情况下,一些项目常常被无资质的个体施工队、服务队承揽。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房产开发领域的“三违”现象(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销售)非常突出,乡镇小产权房屡禁不止,严重冲击了本县的房产市场。最后,一些建材业主垄断建材市场,通过各种手段恶意抬高砂石、水泥、钢材等价格,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四、工作建议
1.造血帮扶,解决企业资金瓶颈。一方面,减少垫资比例。政府在进行工程发包时,应该在原则范围内适当减少企业垫资的比例,以留有企业运转的余地。另一方面,及时支付工程款项。财政在支付工程款项时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简化手续和审批环节,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及时支付款项,减轻施工单位的压力。此外,需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支持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和应收账款等作为反担保形式,鼓励金融机构从资金投入、信贷规模、贷款利率、担保费率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还应适当降低费税负担,清理规范企业上缴的费税种类,在营业税、项目建设保证金、安全生产保证金、工会经费、资源费等方面能够减少的都要减少,以尽可能减少企业上缴的费税总额。
2.转型升级,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一方面,夯实人才队伍。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增加紧缺岗位的专业人才。对于业绩突出的优秀人员,可以破格评定技术资格。另一方面,培育旗舰企业。通过有效整合本地资源,通过兼并或重组的方式,培育一两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延伸产业上下游链条,稳妥推行咨询、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服务一体化。同时,鼓励企业进行多元发展,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坚持“主业突出、多元经营”的思路,承揽范围向交通、水利、市政、安装、环保、防水、绿化、消防等领域拓展,向“高、精、专”发展。此外,应该实施优惠政策,对于晋升资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承揽县外工程项目或提供县外建筑劳务、优质工程获奖、取得科技创新专利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对于企业购置设备设施,可以提供贷款贴息政策。
3.依法整治,规范企业经营秩序。一方面,严格市场准入和清出。坚决执行建筑房产业相关规定,严格审查外来企业的资质等级和信用信誉情况,禁止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对已经进入市场的企业的监督管理,对于有违规违法行为且对市场产生恶劣影响的企业,坚决清出市场。另一方面,加强招投标管理。严格遵守招投标纪律,规范招投标程序,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综合评标和合理低价评标办法,提倡优质优价、优质优先,坚决遏制和打击围标串标、转包、挂靠和低于成本价报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实施项目兼顾平衡的原则,吸引外来企业的同时也要关注本地企业的经营发展。一些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参与,既能够从外来企业那里获得适度的市场竞争经验,又不至于在划分市场份额时面临过于激烈的竞争。此外,要强力整顿市场秩序,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建筑、房产开发领域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销售、无资质承包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严格整治建材市场,对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曝光一起,从严从快从重处理。
4.强化监测,增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政府要开展综合监测预警。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经济预警系统,深入研究建筑、房产开发活动的波动和规律。住建、规划、房管、统计等部门要加强业务合作,对本县建筑、房地开发市场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监测,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全面评估潜在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预警。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要防范法律风险,避免落入“合同陷阱”和“招投标陷阱”,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防范决策风险,重大的经营决策应该经过企业班子的集体研究决定,总经理要对本单位的经营风险负责;防范资金风险,严格控制成本,控制贷款和担保规模,完善资金筹集和管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大力开展标准化作业,实行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督;防范市场前景风险,要及时研究分析宏观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
5.强化入库,真实反映发展成果。住建、统计部门要加强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例如具备条件的劳务企业等。对于可以创造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企业主管单位负责制,例如县水电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和通兴建筑工程公司可以由县电力集团和县交运局负责完善相关手续,重新入库。同时,要进一步夯实各在库建筑房产企业直报平台的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