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室采用碘量法进行测试,主要测量项目包括:
CODcr室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测试,主要测量项目包括:
3. 二期工程:
河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6亿元,目前正在建设中。建成投产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可以达到每天40万吨,用于绿化和农业灌溉。目前首府每天排放的污水量为70万吨,二期工程完成后,河东污水处理厂将承担首府近三分之二的污水处理任务。
同时,河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计划建设一个储存净化后再利用水的水库,解决冬季再处理水无法储存的问题。该水库建成后,可以完全满足东戈壁周围和米泉地区的农业灌溉需求。在夏季,东戈壁地区和下游地区的农民可以利用河东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利用水进行农田灌溉,与使用自来水灌溉相比,可以节省100多万元。
下面再介绍一下二期工程的建设规模:
中间沉淀池和厂区污水回流泵房:
1. 中间沉淀池:钢筋砼结构,直径47m,周边池深4.6m,共有4座,每座容积为7976m3;
2. 厂区污水回流泵房:平面尺寸为6.0m×8.4m,地上部分高3.5m,地下部分深6.80m。
二次沉淀池、中水间和接触池:
1. 二次沉淀池:钢筋砼结构,直径59m,周边池深4.6m,共有4座,每座容积为12569.9m3;
2. 接触池:钢筋砼结构,32m×22m×H2.7m,总容积为1790m3;
3. 中水间:7.2m×10.2m×地上3m,地下2.1m,室外另建35m3的蓄水池。
B段曝气池和B段回流泵房:
1. B段曝气池:钢筋砼结构,100.64m×60.8m×H7.5m,总容积为45891.84m3;
2. B段回流泵房:钢筋砼结构,6m×18.4m×H地上4.9m地下7.3m,总容积为293.11m3。
4. 结论
由于AB工艺两段的运行特点不同,导致AB两段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也不同。A段以高负荷短泥龄的参数运行,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吸收起到主要作用;B段以低负荷长泥龄的参数运行,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作用占主导。因此,B段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远多于A段。
总之,AB工艺的运行相对复杂,由于其工艺流程和运行参数的特殊性,还需要根据各个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总结研究,找出适合自己的运行控制手段。
污水处理实践报告6
1、认知实习目的
作为21世纪的现代化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认识到认知与实习课程的重要性。通过环境工程认知实习课程,我们能够将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与工程师的实地介绍相结合,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废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和应用。通过与工程师的交流和自己的观察,我们能够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为将来的环境工程工作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认知实习,我们也意识到仅仅依靠书本知识来解决问题是不够的,环境工程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2、认知实习时间
3、认知实习地点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4、认知实习资料
4.1 实习单位及相关工艺简介
4.1.1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简介
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市西郊大坦沙岛,总占地面积为25hm2,是广州市政府制定的全市污水治理总体规划中建成的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该厂主要收集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石井河流域、越秀区局部流域、金沙洲及大坦沙的污水,纳污面积10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07万。目前全厂设计处理污水潜力为55万吨。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合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由于粪便污水的污染物含量高和水量不稳定等特点,对水厂的运行有不利的影响。工程分三期建设完成,其中粪便污水主要由该厂一、二期承担,一、二期设计处理量为33万t/d,同时处理来自广州市白沙河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的800~1000t/d粪便污水。
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是我国建设较早的一座除磷脱氮的污水处理厂,于1989年11月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为15万m3/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除磷脱氮活性污泥法A2/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直接浓缩、脱水工艺。二期工程于1996年底建成投产,建设规模仍为15万m3/d,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均同一期工程。优化和改造使一、二期总处理潜力达到了33万m3/d。三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2万m3/d,采用倒置的A2/O工艺,污泥处理近期仍采用直接浓缩、脱水工艺,远期采用污泥干化+焚烧方案处理方案。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大坦沙三期工程。
4.1.2 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工艺介绍
1.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采用分点进水的倒置A2/O工艺。污水进入具有4m相对标高的高位配水井,经过转鼓式细格栅去除较大的固体废物,再进入360度旋流式沉砂池去除较多的固体悬浮物。污水进入生化反应池进行除磷脱氮及脱去TOC,流出的污水经过化学处理,使其达到相应的脱氮除磷效果,然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最后经过加氯接触池进行加氯消毒,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珠江。厂内生活污水与岛内污水处理不同之处在于生活污水先经过粗格栅拦截,然后与高位配水井的污水混合,以防止后续转鼓式细格栅堵塞。生化池处理后的污水产生的臭气经过除臭装置处理。
2.采用倒置A2/O工艺的原因是常规的脱氮除磷工艺呈厌氧/缺氧/好氧的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在理论上认为,聚磷菌的有效释放对系统的除磷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厌氧区位于前面可以使聚磷微生物优先获得碳源并释放磷。然而,常规工艺系统中由于存在内循环,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只有一部分经历了完整的吸磷、释磷过程,其余部分基本上未经过厌氧状态而直接由缺氧区进入好氧区,对除磷是不利的;由于缺氧区位于系统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了脱氮效果;由于厌氧区位于前面,回流污泥的硝酸盐对厌氧区产生不利影响。三期工程将厌氧池和缺氧池的顺序进行倒置,反应池分缺氧/厌氧/好氧三段,并对回流污泥的比例进行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A2/O工艺的各项缺点,取得了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
4.2 实习认知资料与过程
4.2.1 格栅
1.位置:格栅通常倾斜设在其他处理构筑物或泵站集水池进口处的渠道中,防止漂浮物阻塞设备或管道。因此,格栅起着进化水质和保护设备的双重作用。
2.种类: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
平面格栅是回转式卡齿的粗格栅,用于除去较大的悬浮物,防止堵塞后续细格栅。格栅的栅条间距为1cm。
曲面格栅是转鼓式的细格栅,用于拦截污水中的大块污物,防止堵塞设备。格栅的栅条间距为5mm,转鼓直径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