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书面材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源性疾病报告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食源性疾病报告内容1
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从而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我院认真开展食源性疾病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完善监测责任体系。
根据要求,我院明确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具体科室和负责人,从而确保监测工作各项任务和责任切实落实到岗、到位、到人,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定下了坚实基础和条件。
二、积极行动切实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在院内组织临床医生进行了食源性疾病的培训,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工作,保健科人员每天到科室收集传染病疫情和食源性疾病情况,收到填报卡及时网报。
三、存在问题
1、个科室重视度不够。医生上报率不高。
2、人员短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
四、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认真学习各项文件和规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2、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重点科室,提高临床医生的首诊和报告意识。
第二篇:桓仁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汇报
桓仁县人民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汇报
食源性疾病监测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治,避免健康危害,保护公众健康,我们医院被定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我院相关人员在2015年先后参加了省里和市里举办的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培训班;我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疾控科于5月8日在小会议室对相关科室主任及部分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大致为:
1我院进行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重要意义及工作目的。
2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我院成立安全风险监测管理组织,由院长及临床副院长担任组长及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担任组员开展相关工作,明确工作职责。
3主要监测的临床科室为急诊科、儿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消化内科病房及传染科病房、儿科门诊、内科门诊、感染科门诊等,重点监测对象为年龄≤14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网报科室为疾病预防控制科。
4食源性疾病及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定义,监测内容及监测报告流程。
5医务科、疾病预防控制科组织对监测点临床科室的监测、报告等情况进行督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以上人员培训后,要求科室主任对科室人员进行二次培训,落实此项工作,培训后进行考试,共参加培训人员84人,考试均在90分以上,达到培训目的。
至2015年8月6日,疾病预防控制科共上报食源性疾病101例,其中包括急性胃炎、山野菜中毒、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芸豆中毒、酒精中毒、蘑菇中毒等,均已及时进行网络直报。上报病例中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有两起食物中毒事件,我们及时电话上报县疾控中心。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上级规定的100例任务指标;但我院要求有关食源性疾病病例继续上报,有多少要上报多少。在完成数量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上报的质量,认真完整填写报卡。
总之,在上级部门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逐步走向正规,诚恳希望各位领导多多给予指导及监督检查,以利于日后工作。
食源性疾病报告内容2
为保障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从而降低我县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我院认真开展食源性疾病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完善监测责任体系。
根据要求,我院明确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报告的具体科室和负责人,从而确保监测工作各项任务和责任切实落实到岗、到位、到人,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定下了坚实基础和条件。
二、积极行动切实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在院内组织临床医生进行了食源性疾病的培训,积极开展食源性疾病工作,保健科人员每天到科室收集传染病疫情和食源性疾病情况,收到填报卡及时网报。
三、存在问题
1、个科室重视度不够。医生上报率不高。
2、人员短缺。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都是兼职。
四、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认真学习各项文件和规定,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2、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特别是重点科室,提高临床医生的首诊和报告意识。
食源性疾病报告内容3
1、坚持测对象到医院就诊,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可能与食品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2、医生填写纸质报告卡,并上报医院的专管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