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次考试理数内容为本学期所学内容,由于教学进度稍慢,反映在试题上部分考题考生答题情况不甚理想;
(2)一小部分学生无心作答,无力作答,随便做完选择填空题,对解答题一字不写;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一知半解,随便套用,蒙混解题;部分学生解题混乱,随意作答;缺乏答题技巧,时间安排欠当。
今后主要计划:
1、认真参与到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教研能力。
2、多听备课组其他成员的课,多听高三年级或者高一年级的课,吸收一些好的作法,甚至前往他学校听课,学习成功经验;
3、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性的指导和严格要求,做到会做的试题尽量不扣分;
4、灌输必要的考试技巧,指导学生合理安排答题顺序与答题时间;
5、对重要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将采取反复背诵、默写的措施得以掌握;
6、开展进行培优扶临工作,对数学章节知识点进行整理,印发给学生记忆背诵。
高中各科考试成绩分析与总结7
一、试卷评价
本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的语文试题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选材的视野较开阔,角度新颖,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继续体现对汉语的应用性考查、突出语言规范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时代精神,突出了能力考查,注重分析探究,符合语文新课程理念;在题目的设计上也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符合学生的实际;此外,在总体把握上,适当地控制难度,并且注意把更多空间留给主观试题。整套试卷设计严谨,整体性强,其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贴近高考整体平稳
总体结构模式与高考卷的总体结构模式基本相似。全卷满分150分,共七大板块,全面而有重点地考查了《考试大纲》规定的五项内容和五项能力。全卷七道大题23个小题中很少出现偏题、怪题,没有超级难题!
(二)稳中有变导向明晰
1、本试卷有很多题目来自课本,例如:语音、字词、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名句默写等,都来自课本,这些都比较符合最近两年高考重新回归课本的趋势
2、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素养。试卷第一大题对字音、字形、词语、病句进行考查,字音考查的是课文的重点字词,字形重在考查形异音同的字,词语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正误的能力,句子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以上五个小题均考查常见常用且容易出错的语言基础知识,符合中学语文教育“落实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
3、精选素材,突出新颖别致。本套试题,出新不在于题型的新奇,而在于取材的鲜活和情境的新颖。
第21题既让学生学习了对联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如21题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内容新,时代气息浓。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分析主要抽取高二三班,上中下层次10名学生进行分析考生总体得分情况
三、通过以上的数据及卷面分析,学生答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一)积累与运用方面
1、语音题普遍做得较好,但词语选用题和病句辨析题及排序题目则不尽如人意。
例如:第2题词语选用中:“至”和“致”的区分。“装扮”和“妆扮”的区别
第4题排序题中:敢作敢为和一无顾忌的前后排列
2、默写题完成较好,主要是错别字的问题。
例如:学生把“和”作“合”写,把“衡”写作“横”
3、语言实际运用题解答能力有待提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
例如:第22题:题干要求:“任选两个”学生做题的时候,没有注意
(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方面
1、由于所选的文言文段文本来自课本。学生整体情况不错,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没能作出正确的答案。
2、文言翻译题,满分为10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未翻译。
3、诗歌鉴赏题满分为8分,思想感情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把握,只有少部分同学没有完全读出题意。但由于设问方式较以往更加含蓄,所以学生的答题方向不明确,答案也就不够规范。如第一小题没有直问出“艺术手法”,所以大多学生虽对“心情”这一问题;解答的不够理想
(三)现代文阅读方面
科技文阅读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学生做题比较仔细,但第7小题失分的不少,
(四)作文
作文题难度适中,学生都有话可说。但不足之处是:A不写标题,偏题离题,有的有套作现象;B不少同学占有了材料,但忽略了对材料的整合,所列举的材料缺乏典型性,代表性,普遍性,变成了材料的罗列,堆彻,有的选材太繁琐,且重复现象严重,多数同学的材料都是“奋斗”“努力”,了无新意,普遍缺乏“自身体验”;C文体感不强,体裁不明,缺乏文体意识;D语言比较乏味,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四平八稳,记叙文缺少文采,议论文不够深刻,表现手法单一,缺少警句、佳句,整体单调空洞;E审题不够清楚,常见错别字出现频繁。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缺少优秀作文,在全年级作文中,没有1篇得分在50分以上。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