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困生”的类型
根据能力和个性两个维度,“学困生”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能力型困难:有些学生在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智力方面不足;个性特征指标为中等水平,坚持性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暂时型困难:个别学生综合能力尚属一般,观察力中上水平;个性特征指标均在中上水平;但由于意外因素,诸如生病缺课、家庭变故或其他意外情况耽误了学业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动力型困难:有些学生综合能力一般;个性特征指标水平偏低(包括动机、意志、自我意识等),由于环境或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对学习缺乏动力、缺乏自制力而导致学习困难。
整体型困难:思维、言语、数理能力差;动机、意志等水平低。
(2)“学困生”的成因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①生理因素。
有些“学困生”是由脑损伤、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或遗传、生化因素造成的。
②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概括起来说有认知能力缺陷、基本学习技能失调、动机情绪、个性。
③环境因素。
影响学习困难的环境因素可能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从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家庭气氛、父母教养方式、父母自身的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其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主要影响因素。
从社会来看,社会经济条件、社会风气、社会规范与文化等社会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会环境一方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和学校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
从学校来看,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内容、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查找“学困生”的原因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交互起作用,每一个“学困生”的具体原因可能各不相同,需要我们具体分析。
2、“学困生”的发展策略研究。
教育转化“学困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教师应让“学困生”在爱与真诚的水乳交融之下,换其心,动其情,激其志,导其形,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并得到灵与感的升华。
(1)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对策。
①对于暂时性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困难程度较轻,工作做得及时的话比较容易转变,否则错失良机会发展为稳定性的学习困难。必须抓紧时间找出最近影响学生的不良因素对症疏导。
②对于能力型困难学生,能力较差是他们学习主要障碍,而他们的动机、意志水平并不低,重点在于帮助他们分析具体的认知障碍和技能障碍来指导训练,并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③对于动力型学习困难学生,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④对于整体性困难的学生来说,则需全面指导,特别是进行个别补救教学。
(2)倾注爱心,以心换心。
①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②鼓励善待“学困生”,培养自信心是根本。
③以真动其情是关键。
(3)在具体的教学中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效。
“学困生”在学习中经常失败,缺乏成功的体验,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动机和自信。教师要为“学困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习上的成功。
①在课前预习中指导“学困生”。
②学生当主角,让“学困生”上台“多唱戏”。
③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弹性布置。
④自批互改和订正奖励制相结合。
3、如何引导社会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研究国内外各方面对“学困生”转化的著作、论述、演讲等文献资料,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科学、更丰富、更有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