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择
出现错误最多的是2题,这个要挨个算,我感觉她们应该是没全算完,只是算了第_个,除到了百分位就没继续,导致出错。
(四)计算
直接写得数出错最多的是小数乘除法,有24个同学全对了。
脱式计算简便算法常练习,出错的少了,知道哪个可以用简便算法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还是要多练习,有部分同学错了。
解方程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相同的,这个正确率挺高的`,只有几个同学错了,这个比上面那个数小,通分较简单,正确率提高了。
(五)实践操作
画图题旋转错的比较多,考试之前还练习过,而且还教小窍门,直接用三角板画,还是出错误,以后还是要多加练习。还有的同学往右平移他画的往左平移,审题不细心。
(六)统计应用
折线统计图绘制时不细心,横轴纵轴代表什么都没写,平时在做题的时候都是给全的,这次也没有细看,导致失分。有个多少年多少月制,这个讲课时候没说,课本练习册都没有这个,同学一下子懵了,不知道那是什么。
(七)解决问题
1、2题很多同学审题不细致,直接用两个分数相加,第_个分数其实是与第_个分数的关系,不能直接用。以后还是要多练习,做一遍两遍不会。
2、5题是长方体体积,有注意点是单位换算,审题不细心,有同学没有单位换算,还有个别的换算错了。
3、6题鱼缸求表面积,应该求五个面的面积,有部分同学忘了,求的是六个面的面积和。求石块的体积这个在考试之前没怎么复习,只做了一次练习,有的同学不会算。以后再练习的时候,要把题型复习全面。
四、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计算失分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大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平时进行口算训练,也可以进行竖式练习,主要练习分数加减法,因为这部分出现错误太多。加强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提高运算正确率。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再讲题的时候可以多讲几遍,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把难点、易错点重点说几遍,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做相关练习题。
3、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加强审题训练,让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充分运用手中的笔进行圈圈划划,这样有助于理解题意。而且不会错过一些重点,可以把给出的已知条件给圈出来。
4、加强抓基础知识,让学生挨个过关,像这种公式的,定义类的要保证他们都会背、都理解。这样在做题的时候有理论基础,有据可依。直接根据定义去判断题应该怎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
5、对于学困生,要求他们会基本的题,更要紧抓她们的基础题,比如位置的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7
一、试题概况分析:
1、试题主要由基础—能力部分(包括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和探索—发展部分(包括动手操作)两大部分构成。试题题型多、考查角度灵活。。第一题填空,分值32分。注重数学概念检测,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考核到位。试题对小学数学识体系的把握是相当精当的。第四题计算,分值29分。该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运算规律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体现学生数学思维的精度、广度、深度。第五题“解决实际问题”,分值25分。该题贴近身边生活现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情境展示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题目给考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接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2、本次试题相对于以往的试题,更加注意计算过程的简化,各种题型都注重解题思维过程,而计算成份则很少甚至给人一种简单的感觉,这与现代社会数学教学的发展是一致的。轻计算,重思维,培养具有灵活思维能力的人,是数学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试题继续坚持“贴近生活”“数学即生活”的理念,引导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为凭借,通过个体的思维加工,生发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如应用题中分桃子、卖书、买球等问题,既做到了知识的应用,又充分体现了生活。试题在强调思维能力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计算能力的检测,计算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计算、是学生良好的数感、思维能力的体现。
三、学生答题分析: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
2、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题第6小题规律寻找上大多数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对教室的门多高不知道,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3、学生在观察物体上有些欠缺。第五题大多数学生做错,说明平时教学中对观察物体教学不够细心。
4、应用题偏知识应用,将繁、难的,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些应用题抛开。所以这套试题应用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四、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及改进措施8
考试总体情况还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比起上个学期来,还是有进步的。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特做如下分析与反思: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包含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范围比较广。试卷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也适当加大难度,同时还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二、考试情况分析:
我班有52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3,优秀率为23﹪,合格率94.2﹪。跟平行班相比,考得不理想,最高分99.5分,最低分为40.5分。
1、答卷分析
第一大题:我会填。本题共14小题,共17分。包含了乘法的意义、长度单位、测量、数学广角这几方面的知识。第1小题考察学生对乘法的理解,一份有4个正方体,试卷以图示形式出示了5份,让学生填算式和表示的意义。算式都能填对,可是对于意义,错误率却非常高,有36人写错了,4×5=20,都写了4个5相加。4×5=20,既可以表示4个5相加,也可以表示5个4相加,本来是没错的,可是试卷中的图示,表示的是5个4相加。学生做题时就根据老师讲的随便写了一个,并没有仔细考虑题目的意思。第2小题,36=()×()=()×(),仍有个别学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第3小题考察估计能力,第5小题考察长度单位,没什么问题,正确率99%。第4小题,小强今年12岁,比妈妈小25岁,妈妈今年()岁。6个错误,3个计算错误,三个没搞清楚数量关系。第6题测量长度错误率也很高,有十几个小朋友做错了,一大格表示1厘米,有的小朋友写了6厘米,有的写了4厘米,错误率20%左右,可是上课时学生都似乎听懂了,为何还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也不太明白。第9题错误率也是非常高的,正确率只有61.5%,7、2、0、3这4个数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这是一道提高题,超过了本册的要求,虽然课堂上提到过,可是效果并不好,掌握的人不多,究其原因,有序思考的数学方法没有渗透。第11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和缺少生活经验,7辆三轮车一共有()个轮子,学生都写了28,6只小白兔一共有几条腿,学生写了12,后来问了学生,他们以为有4个轮子,小白兔只有两条腿的,4×7=28,2×6=12。12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没看清楚是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也是失分率很高的一题。特别是第4小题和第6小题,第4小题十位上是9的两位数有()个,很多学生都选了9个,把90漏掉了,这跟平时缺少这种练习有关。第6小题,一条绳子对折再对折后长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米,只有4个小朋友做对,大部分都选了10米,有的选了15米,有的孩子缺少想象力,以为对折再对折后分成了三段,所以选了15米,有的孩子审题不仔细,只对折了一次,所以选了10米。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我用真实的绳子演示给孩子们看了,当时他们都明白了,可是这次错误率却那么高,可能当时还是被表面现象迷惑,孩子当时明白了,可是考试时却又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