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满分750分的70%——525分确定为优秀线,那么,文理上线人数仅占实验班总人数的16.2%。把满分750分的60%——450分确定为及格线,文科共及格49人,比上学期期中少了46人。理科及格166人,比上次增多40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科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总体上有所下滑,且不如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1班好于2班;理科实验班17班情况最好。
实验班是我们的命脉所在,成也实验班,败也实验班。
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实验班老师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整合一切优势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后阶段的教学中要多关注450-500分数段内的学生,努力把这部分学生转化为优等生。同时也希望文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和老师要认真分析这些优等生在考试中到底是哪些科目比较弱,哪些题形和知识点失分多,要查漏补缺,整体上提高优等生的总成绩。
2、名次分段统计表分析(名次分段统计表)
这个表基本按50人为一名次段来统计各班在不同名次段内的人数。前50名,1班29人,2班21人,15班14人,16班10人,17班16人,18班12人。人数较多的班级有1班、17班。前100名,1班51人,2班49人,15班24人,16班22人,17班28人,18班26人。人数较多的班级是1班(51),17班(28)。参照最初分班情况和这次考试做一下对比,可以看出各班由开学至今的管理和教学情况。文科实验班,取前122名学生。从这次考试来看,1班53人,2班47人,对比可以看出2班滑坡人数较多(15人);文科重点班当时分班时取122—250名次段内学生,通过考试看出,3班培养优等生16人,4班5人,3班成绩滑坡0人,4班18人。5班6班分班时取250名后的学生,通过考试看出,5班把9名学困生转化成了中等生,6班1名学生转化为优等生,19把名学困生转化成了中等生。理科实验班取前247名学生,从这次统计来看,15班成绩滑坡10人,16班滑坡6人,17班滑坡3人,18班滑坡6人。15班滑坡人数较多,占到班级总人数的近1/6。
13、14班当时分班时取247—378名次段内的学生,从统计可看出,13班培养了15名优等生,14班培养了10名优等生;成绩滑坡人数,14班滑坡人数多于13班;占班级总人数的1/5。
理科普通班分班时取378名以后的学生,由统计可以看出,8—12班都把一部分学困生转化为中等生:8班转化了4人,9班转化了9人,10班转化了3人,11班转化了12人12班转化了9人。而且9班培养了1名优等生,11班培养了3名优等生12班培养了1名优等生。在中等生转化上做的好的班级有11班,其次是9班和12班。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开学至今,各班内学生成绩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分化,同层次班级间也拉开了一定距离,希望班级内部分化较大和跟同层次班级差距较大的班级的班主任要认认真真的分析下原因,总结下得失,想尽办法,提高学生成绩,缩小班级间的差距。
3、各班、各科名次统计表
同类班级中名列第一的班级有:1、3、6、12、13、17。由平均分可看出,同类班级分化较为严重,其中平均分超过10分的有:1班平均分超出2班17分,3班平均分超出4班16分,6班平均分超出5班17分,12班平均分超出10班27分,17班平均分走出16班13分。从各科的平均分可看出:除语文外,其它各科均为达到及格线,还需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成绩。各科成绩,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生物、较为均衡,其它科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像数学,1班超出2班平均分10分;9班数学,平均分超出理科普通班最多的达34分;18班数学平均分超出16班数学16分;物理:11班物理平均分超出同类班级最多达11分;化学:
11、12班平均分超出同类班级最多达21分。
在这次考试中,同类班级总分排名第一的班级有:1班(钟强),3班(范杰),6班(吴杰英,12班(白红娟),13班(何敏娜),17班(张少刚)。
同类班级,单科总成绩,名次第一的老师有:钟强、刘迎波、赵海娜、王育强、李九宁、何敏娜、张粉、闫书凤。
二、暴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问题一:学生基础不牢固,学过的内容缺乏巩固,比较容易的题失分较多,“学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严重;教师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难度过大,学情了解不够。
策略: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与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从这次中期考试中明显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很不到位。虽然现在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变到“以能力立意”,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前提和条件。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显地呈现出依托“双基”,考能力的趋势,因此,在平时的上课中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始终。针对学生实际,目前要做好以“双基”的迁移运用,拓展和深化为中心,以进行知识缺漏的弥补和基本技能薄弱点的强化为重点,搞好“双基”的复习与训练,从而实现以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适应变化的高考。
2、问题二:优生数及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期中考试暴露出,尖子生不尖,差生面积大的问题。
策略:进一步做好培优辅困工作落实分层教学。班主任会同科任老师确定班内前20名,从中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一落实。加强对优等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定书目、制订计划、定期检查、指导,随时答疑、辅导,加速优等生的成长。对于优等生,在生活各方面给予政策性照顾。关心其思想、生活情况,了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问题三:学生思维定势,不能灵活的运用基本方法,分析能力欠缺,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策略: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4、问题四:学困生面积大,普通班学风不佳。
策略:管理上要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多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乐学爱学勤学。教法上要创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我校新课改为契机,改变满堂灌、放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进取,帮助学生提高,加强学法指导,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5、问题五:答题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思考不严谨,文字表述不准确,答案多而凌乱,条理性差,要点不清。
策略: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示范到位,规范要求。要在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掌握及整体考试运筹等诸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整。让学生真正做到认真读题、仔细审题、规范答题。要让学生注意到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
6、问题六:偏科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重视。策略:班主任要帮助科任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加大学生的诵背力度,强化基础,特别是英语单词、短语的背诵记忆以及使用,加大学生的阅读训练。
以上是我对这次考试的总结,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及改进措施5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试卷抓住前半学期教材的重、难点,内容题样丰富,知识的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简便计算能力;注重考查思维能力,检查孩子们是否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从试卷上看,题目考察的知识面也比较广,灵活的题目也能够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可以说试卷的题目设计和难易程度是比较合理、适宜的。
通过阅卷,我觉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审题不清,对题目的意思没有弄清楚,其中最突出的是应用题的第二三小题,题目要求是求出这块布原来有多长,好多同学却算的是用去的布有多长;而第三题要求求出的是一个月节能冰箱比普通冰箱能节省多少电费,好多同学却算的是一天能节省的电费。
二是学生粗心的毛病太严重,没有养成验算(检验)的好习惯,最突出的则是计算题,有不少同学把小数位数移错了或者把加减法算错了。
三是对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牢固,尤其是填空题的小数点移动上面。
四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通过上面的分析,也充分的说明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掌握训练不够。根据这些情况和平时的课堂教学,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期改正学生粗心、不检验的不良习惯。
1、强化口算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平时教师对口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要在每节课上渗透一些口算练习,并逐步提高口算的难度,为笔算和竖式计算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
2、重视检验(验算)习惯的培训,逐步减少粗心的出现几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中强化学生的验算意识,要求每道题都必须进行验算或检验。
3、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学生多读题、多观察、多动脑,抓住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让学生多说,不要怕浪费时间。
4、注重题型的多样化练习。本次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对题型的变换不太适应,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样化、开放性题型,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要太拘泥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