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小微企业在线提交开户证明文件,最大程度精减纸质材料、减少填表及签章次数。
积极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签章在银行账户开立等环节的应用。
鼓励在有效识别客户身份前提下支持线上办理小微企业银行账户变更和撤销业务。
(四)推动银行开户与企业开办联动合作。
鼓励银行加快与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对接,为小微企业提供预约开户服务。
各银行应于2021年底前完成支持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分支机构实现与当地“一网通办”平台对接。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银行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政银合作创新服务。
二、提升银行开户服务透明度
(五)公开开户服务事项。
银行应当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向社会公开开设企业账户的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和办理时限的规定,区分账户开户费用和其他服务费用,落实小微企业账户服务费减免规定。
鼓励银行事前充分告知企业开户所需材料、开户流程、账户风险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账户开立成功时明确告知企业开户时间和开户费用。
(六)公开开户服务负面清单。
鼓励银行深入梳理并排查与小微企业客户身份识别无关或与评估账户潜在风险不相称、不合理的业务办理流程和服务行为,参照《小微企业银行账户开立服务规范负面清单指引》(附件2),向社会公示本银行账户服务负面清单,接受社会监督。
(七)公开账户服务监督电话。
鼓励银行在网点醒目位置公示本网点、上级管理行和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三级咨询投诉电话。
明确账户服务投诉处理流程、责任部门和处理期限。
鼓励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负责账户业务咨询,加强业务培训,统一答复口径。
(八)跟踪管理开户服务全流程。
银行应当跟踪小微企业开户全流程进度,以适当方式及时向企业发送开户进度提示信息、提供开户进度查询服务。
探索建立异常开户复核制度,对延长开户审查期限、强化客户尽职调查或拒绝开户等予以复核,并向客户说明理由。
三、加强银行账户风险防控能力
(九)强化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
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事前利用有效数据交叉核实客户身份,由客户承诺合法合规使用账户;事中加强涉诈涉赌交易识别管控;事后加强对存量账户的排查清理和对涉诈涉赌账户的责任倒查。
(十)建立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
银行应当在2021年底前建立小微企业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根据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和经营情况等,提供与客户身份核实程度、账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账户功能,审慎与客户约定非柜面业务,并合理设置非柜面渠道资金转出限额、交易笔数、验证方式等,可根据客户正常合理需求或临时需求、账户风险情况等进行动态调整。
(十一)识别并管控涉诈涉赌账户。
银行应当结合涉诈涉赌账户特征持续完善风险监测模型,将开立和交易存在异常情况的账户纳入重点监测范围。
对监测发现并经核查无法排除的涉诈涉赌可疑账户,依法依规、区分情形及时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
(十二)持续开展涉案账户核查。
支持银行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涉案账户开展倒查,关联排查涉案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开立的其他银行账户,对可疑账户采取适当控制措施。
鼓励建立涉案账户定期分析制度,查找风险防控漏洞并完善风险防控体系。
四、建立银行账户管理长效机制
(十三)完善企业银行账户质效考核机制。
银行应当持续健全以账户服务质量和风险防控为导向,兼顾小微企业开户数量合理增长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原则上银行小微企业新开户全年增幅不低于其展业范围内同期新注册市场主体增幅。
银行以适当方式主动公开小微企业开户情况。
(十四)明确涉案账户责任划分。
支持银行厘清小微企业涉案账户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控责任,建立内部全链条责任追究制度,分清各环节、各部门、总行与分支机构风险防控责任,不能简单将全链条风险责任全部压在银行网点和柜面开户环节。
(十五)建立银行账户质量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