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种子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种子行业发展前景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子行业前景如何?12月6日,农业种子股开盘冲高,敦煌种业快速拉升封板,神农科技、农发种业、荃银高科、万向德农等跟涨。消息面上,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
一粒种子,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在耕地使用效率基本超过100%的严重饱和情况下,我国的种业正面临着创新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详细解析种子行业的投资逻辑。
2023年是我国种业振兴行动正式开展的第三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多位种业专家及行业人士认为,2023年,在种业振兴政策和行业周期景气度的加持下,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的有序推进,种业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和资金实力,通过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被摆在了突出位置。
然而,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2021 年我国耕地面积达到 19.18 亿亩,粮食种植占到了其中七成,其余占三成。考虑到一些农产品还存在复合种植,我国耕地使用效率基本超过了100%。除开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几乎成为唯一的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这一目标的手段。
对比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美国,2020 年,我国玉米单产是美国的 58.8%,大豆单产是美国的 65.2%,我国作物单产与其存在显著的差距。由此可见,如今种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已和芯片相当。
种子行业市场分析
A股中还没有较优质的种业企业诞生,如今种业行情多是市场对于行业未来的看好以及希望相关公司能够做大做强。面对这类市场的博弈行情,投资者更需关注相关公司的质地变化,比如营收规模是否迅速扩大形成龙头效应,并且公司的研发是否也在水涨船高,相关专利产品有没有走向海外形成相关壁垒。
业内人士认为转基因品种审定标准已正式出台,商业化指日可待,当前安全证书储备较为丰富的头部转基因企业或在我国转基因商业化早期获得先发优势。在国际粮价高企,我国进口依赖度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掌握种源才能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可适当关注科研实力领先、具备转基因先发优势的企业大北农、登海种业,建议关注种业龙头隆平高科。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大豆等油料价格也随之大幅波动。2020年临储玉米抛储完成后,同期饲料需求持续增长,从而加剧了我国玉米供需缺口,导致玉米价格快速上涨。我国大豆生产严重不足,对进口的依赖度高达85%,国外大豆价格波动剧烈,通过进口成本传导到国内。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为种业提供了持续、全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但生物育种依旧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巨大短板。如今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比航空发动机和芯片更弱,强化生物育种,捍卫种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和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公开资料,作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2021年我国农作物种子贸易额达到10.1亿美元,但是进口额高达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出口只有3.3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3.5亿美元。我国的农业生产每年都要支付高昂的进口成本。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水稻、小麦这两项最为重要的主粮种子我国已经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玉米种子自给率达到95%左右,蔬菜种子自给率达到87%以上,但很多蔬菜种子尤其是一些高档蔬菜品种依旧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2020-2025年预计全球种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2.6%。根据Kynetec统计数据,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5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目前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较分散,与海外种业龙头还存在规模差距。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1180亿元,体量庞大,排名全球第二。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公司市占率仅11%。我国巨大的种子需求,与落后的育种格局之间的矛盾亟须改善。
目前,国家将“种子保卫战”提上行动日程,已经对我国的生物育种开始战略性布局。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种子法》的决定,全面强化了品种权的保护力度,我国正式迈进种子市场化阶段。202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种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包括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推进育种创新等。我国种子市场品类结构来看,玉米、水稻、小麦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种子市值占比分别为22.9%、18.1%、13.3%、11.8%、3.5%,合计约 69.6%。2021年,我国农作物商品种子使用量达到955万吨,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小麦、水稻、玉米是最主要的商品种子单一需求来源。
种子行业前景分析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做强种业“中国芯”,才能助力“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
2022 年 6 月 8 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的通知,《国家级转基因大豆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和《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试行)》将从于印发之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转基因大豆及玉米品种的审定工作将正式开始,种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再次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种业关乎中国人的饭碗。水稻、小麦作为最基本的口粮,我国百分之百实现了自给自足,育种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玉米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超过90%,大豆和油料作物进口依存度高,黄羽肉鸡、蛋鸡、水禽、大部分蔬菜水果以及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国产品种有较强的竞争力。但一些常见的蔬菜品种如番茄、西蓝花,种子进口比重较高。快餐店采用的白羽肉鸡祖代主要靠进口,肉牛生产水平是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奶牛产奶量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
近年来,我国种业企业发展较快,已经拥有两家全球前10强的农作物种业企业,但是多数企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种企数量看,我国持证种企约6400家,其中约82%为销售企业,同质化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种业产业链研发、生产、推广和销售实施主体不同,条块分割的格局难以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从育种水平看,水稻、小麦两大口粮及一些特有品种在育种技术上有优势,但商业育种能力弱,缺少核心品种。现代种业是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联结科技和资本、打通研发和市场,最佳的组织形式就是企业。做大做强种业,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
此外,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部门颁布的种子行业政策主要内容包括:1)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培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进科研育种基地建设;2)加快推进生物育种研发应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3)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4)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审定,对种子企业的育种材料及相关育种基地开展转基因成分检测,严防非法转基因育种。总结来看,种子行业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做大做强相关企业为发展目标。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实现国产替代成为了抑制通胀的重要手段,种子行业正迎来高景气发展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