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将班级环境的创设主要理解为墙饰。
e) 将墙饰主要理解为主墙饰。
8、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改善方法
创设丰富的、科学的物质环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环境创设的内容,环境创设应有益与幼儿身心发展,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重视三维空间的充分利用。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
在室内外的地面可画上各种图形、谜宫,涂写上颜色或数字、字母。增大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如在地面上画上中国地图,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的区域划分和分布,增减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数字的认识。
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而且更换方便。如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而且有的相距时间较短,其布置花费时间较多,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的主题教育是最好不过的了,例如中秋节的灯笼,国庆节的国旗、国徽等。
墙面布置的作用除美化幼儿园外,还可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墙饰内容以近期相关活动的内容为主,例如:“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墙上布置春天特征的植物,动物及人们的活动等。又如:评比栏中的好孩子标记表现在班班、园园都是小红花,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开展“我们设计制作的标志”活动,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在室内外开设绘画区、拼图区、自然风景区,科常区作业展览区、天气记录区等,充分发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并根据教育需要灵活更换用途或内容。如要求幼儿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用自然物如:树叶、草、花、小动物模型,标本或图片布置在墙上,立体画面直观、生动、富有情趣,从而通过幼儿观察、动手布置,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又符合寓教于游戏中的原则。
2、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体验。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现今幼儿园应该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又可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么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条件” 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例如: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开辟一个分期知识园地“香港知多少”,每期一个主题,要求幼儿在家长、老师的协助下,用不同形式收集有关的资料,布置园地。
3、环境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笔者参观了许多幼儿园,经常见“一棵大树”就占用了墙壁的很大面积,但又没具备什么教育作用,显然是教师为了完成布置任务而已。那样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幼儿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为此我们应该根据幼儿注意对象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布置内容系统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如在同一个楼梯墙壁,由下而上创设一组系统的安全教育图,用故事的形式,通过主角移动,出现不同的安全教育情景。遇到火警拨“119”,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让幼儿在每天上落楼梯时接受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幼儿收集来的无生物等用品场地,是幼儿开展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自然角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区之一,也是最能激发幼儿观察、探究,促进创新能力发展,丰富幼儿知识的重要渠道。
一、自然角创设的意义
在自然角中,“环境”就是幼儿观察和探究的内容,是激发幼儿乐于欣赏、观察、探究、坚持管理的最主要因素。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幼儿园的自然角更多还只是起到美化和摆设的作用,而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远没有被真正的挖掘和利用。目前,自然角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材料比较单一
在幼儿园班里的自然角中,我们远远望去是绿油油的一片。走近一看,各种植物养得很好,摆放地整整齐齐,十分美观。但是细数一下,十几盆的植物同类的很多,绿萝就占了一大半,还有吊兰,虽然有银边吊兰和银心吊兰之分,但是摆放的很高,幼儿也很少能够观察到,也就很自然的成为了摆设。
自然角中的绿叶植物占了大多数,开花的植物很少,更不用说让幼儿做对比性观察了。自然角中的小动物也是常年不变的乌龟和金鱼两种,更有甚者金鱼不易养,就留乌龟一种小动物了。标本类主要就摆些豆类和干树叶。表面上看着好像东西很多,但是品种不突出,缺乏分类摆放意识,更没有主题和重点。
2、年龄特点不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自然角的动植物在小、中、大班摆放的品种几乎都一样,材料内容几乎都差不多,年龄特点不突出,层次也不够鲜明。每个班级所投放的材料和种类大致相同,绿叶植物占大多半,环境创设也不尽人意,都是认识动植物的名称、习性等,缺少幼儿探索的过程
只有通过探究活动才能激发幼儿对自然角的关注和兴趣。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水平都存在差异性,如果所投放的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自然角的创设就脱离了它的初衷,失去了教育意义。小班幼儿会因为太难而望而却步,失去自信。中班幼儿会因为不喜欢而失去兴趣。大班幼儿会因为过于简单而不屑于尝试,最终导致自然角无人问津。
3、幼儿参与管理较少
在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活动时,我们很难看到幼儿会主动选择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在幼儿心中,自然角只是摆在班中的陈设,究其原因,日常生活中都是保育老师在照顾动植物,只有少数幼儿还是在老师的督促下才会给植物浇浇水。
只有班中有新植物时,幼儿才会争抢照顾,但是也持续不了几天,孩子们就忘却了他们的新朋友。带来的小动物也是两三天新鲜抢着喂食,等到了打扫时就没人愿意去干了,过些日子就任其自生自灭了。再有幼儿的管理有的是在老师的强制要求下完成的,幼儿会产生逆反心理,更不愿意去自然角了。
4、教师的指导不够
一些时候,老师没有很好地抓住教育契机。在幼儿对自然角的某一动物或植物产生兴趣时,没有及时地给予引导,并让幼儿对此探索下去;当幼儿提出问题时,老师不能及时解答,或一味的回避问题,更有的老师甚至批评孩子说“你哪那么多问题”,导致幼儿便对此失去了兴趣。
有的幼儿教师虽然能够指导幼儿,但也是指导不到位,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浮于表面,简单地告诉幼儿动植物的名称及其表面特征,不能更深一步地进行指导,幼儿的认知不能得到满足,探究能力更得不到提升。其实有些老师对自然角的关注度也不是很高,这就导致幼儿对自然角也不感兴趣。老师的科学理论缺乏,不能满足幼儿的求知欲。
二、解决对策
1、提供多样化材料
自然角材料的投放要多样,尽量避免重复,除对比试验需多盆操作外,其他植物只摆一盆即可,这样可以为孩子的观察、探索提供更多的选择。
同时我们所选的动植物要来自幼儿的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不要选择奇花异草,更不能选择存在危险性的动植物。
种植区选择花期不同的、可以让幼儿在不同时节都能看到花朵的开放的植物。同种花可以选择不同颜色进行栽种,要选择花期较长的花卉,不要昙花一现的花朵,不便于幼儿持续性观察。在选择绿叶植物时,可以按叶子的形状、颜色、叶脉花纹进行选择性摆放。种植植物时,所选植物应该是幼儿熟悉的且生长期较短的,这样幼儿才能观察到植物从小种子到结出果实的全过程。蔬菜像叶菜类的植物相对来说都是成熟期较短的,更适合幼儿种植而且可以看到果实。
自然角中还可以投放水果、干果类,亲子制作的水果宝宝,干果黏贴画等,会更受幼儿的喜爱。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感受水果、干果的特征,最终达到爱吃水果、干果的目的。
自然角不光要投放不动的植物类,还要投放会动的小动物,因为会动的东西会更能吸引幼儿的眼球。小动物是幼儿成长中最亲密的伙伴,我们在有金鱼、乌龟的基础上可投放些季节性的小动物,如蚕蛹、蛐蛐、小蝌蚪、小蜗牛等,要尽可能投放不同种类的动物,让幼儿能够更多的了解大自然。
像植物的根系、昆虫的演变过程、海洋生物等这些我们不方便观察的自然现象,我们就要在自然角投放标本类的材料供幼儿观察。
2、材料投放突出年龄特点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不同的。幼儿期的孩子发展较快,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幼儿的年龄差异、个体差异都显示出他们对自然角材料需求的不同,所以教师投放材料要突出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
小班的自然角材料投放要尽显童趣。小班幼儿的感官发育较好,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看到新奇的事物就会主动靠近,并尝试去探索。所以从投放的材料器皿上就要突显童趣。比如颜色鲜艳的或动物图案的花盆,而且器皿不容易损坏,这样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
小班幼儿自然角观察的植物应多为大叶植物或花期较长的植物,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在他们必须去触摸、去体验、去感受。大叶植物方便幼儿观察、触摸。小班幼儿的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差,我们在种植时多采取小组式种植,选择的种植植物应为种植周期短且果实明显的植物。小班饲养的小动物多以观赏为主,安全为首要。水果娃娃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自然角材料,尤其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更能激发幼儿的成就感,也能突出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