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秉承“孝心、耐心、精心、专心”的职业道德,全力为入住老年人服务,多次受到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被批准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6月被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邀请成为“河北省养老服务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年5月成立了廊坊市养老服务业协会;2016年11月,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协会医养结合分会理事会批准为医养结合分会理事单位;2016年12月,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5A级社会组织。
(三)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与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情况
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以三河德亨仁厚医院为依托的居家养老型服务机构,主要为三河市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送医送药上门、家政、健康娱乐、日间照料、老年人慢病管理、康复保健等低偿、无偿服务。三河市德亨仁厚医院是我市一级综合医院,共有医护人员156人,床位99张,为三河市德亨仁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
2016年7月,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2016年11月,被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协会医养结合分会理事会批准为医养结合分会理事单位。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流动性强,缺乏专业的医护、养护人员。
四、意见、建议
1、政府牵头,出台扶植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政府投资,成立“医养结合”培训机构,培养专业的医护、养护人员。
7月23日
篇2: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xx年,提出了医养融合的概念,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今年10月,嘉兴烟雨社区一对老人死亡十天后被人发现,原因在于独居老年夫妻中,健康的一方死于意外,而失能者死于无人照顾,再次给我们警示,社区医养融合模式的推广迫在眉睫。近年来,张家港市老有颐养工程列为810工程,目前全市老年人口有22万人,与总人口占比23.98%。在养老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出了9064的养老格局,即除了4%的老年人能在机构养老外,96%的老年人需要依靠家庭和社区来养老,这就对我们社区养老公共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在养老服务众多项目中,健康服务的需求是首位的。根据张家港市老年协会的调研,全市有空巢老人32053人、失能失智老人10686人,老年人患病群体比例为97%以上,由于老年人行动的不便,能在社区解决部分的保健、医疗、护理、康复等问题,是当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迫切需要。
一、基本情况
(一)社区养老服务有关情况。
一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张家港市将居家养老服务纳入政府实事工程,建设了10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一般设有日间照料中心、书画室、阅览室、活动室、就餐点等,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二是工作网络基本完善。20**年依托12345便民服务中心成立了虚拟养老院,负责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拓展及监管。目前开展的服务项目有三大类44小项,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
目前入院服务对象已达11000人。
三是服务模式积极探索。20**年为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调动社会力量投入养老行业。张家港市一方面充分发挥家庭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在虚拟养老服务中引入42家社会企业开展各类社会化养老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改革,凤凰、塘桥、金港等镇委托常州枝秀家政服务公司运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金港、锦丰、塘桥等镇引入上海南鑫恺尔公司在社区推广养老健康指导管理模式。
(二)养老保障及医疗服务情况。一是保障制度基本完善。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职工14.76万人,占参保人数的22.20%;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60周岁以上居民13.08万人,占参保居民人数的34.83%。卫生、人社等部门每年组织对城镇居民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83%的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农村受益老人达10万之多。二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近年来,卫生部门围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大力抓好基本医疗服务,全市现有8家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8家分中心,基本覆盖城乡。同时在拆迁过渡房、老年安置房等重点区域设立了46个全科医生工作室。三是服务机制积极创新。探索建立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全科团队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形态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人群开展巡回诊疗、家庭病床、健康保健咨询等综合健康服务,积极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坐堂行医”向“送医上门”转变。目前全市已组建全科团队83个,累计进社区服务1674次,建立家庭病床580张。在拆迁安置过渡房等重点场所,实施“市级医疗专家公益巡诊百千万活动”;在社区推进健康宣教计划,提供健康沙龙免费服务;推进中医进社区,将27项中医药技术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报销项目。
(三)医养融合的初步探索。一是社区养老与卫生阵地结合。凤凰镇湖滨、双龙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邻近规划建设,一方面老年人在活动时社区医生可以开展健康指导,另一方面老年人在就医后通过医嘱引导加强锻炼,使两个机构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社区卫生及养老信息互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进行筛查,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定期随访,指导康复,为老年人身体健康服务。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中有基本的血压血糖测试项目,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服务动态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将信息反馈给社区医生,便于用药及健康指导,同时针对老年人需求开设了经络按摩等项目。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医养融合探索。张家港市与上海南鑫恺尔养老事业发展中心合作联合推广“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导管理模式”,在部分镇试点建设4个老伙伴健康生活馆。政府以购买健康生活指导管理服务券形式为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档案建立、检测评估、营养膳食指导服务、健康心理指导服务、休闲养生指导服务、体感运动指导服务、居家环境指导服务等体验项目,其他项目市场化运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尽完善,资源较缺乏。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有卫技人员758名,站均3.4人,存在着队伍力量不足、素质整体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只能坐诊、无法实现上门诊疗。同时全科医生相对较少,较难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公共性、个性化、特殊性等特点。二是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拓展有限,品质较一般。服务人员能力水平有限,服务项目及内容单一,由于缺乏专业的护工,服务方式上较为传统,日间照料中心根本无能力承接有个性需求的老年人。三是医养融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推进较困难。资源整合困难,目前,卫生的社区医疗卫生、民政的居家养老服务、残联的社区康复、人社的养老保障等资源均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也没有实现部门共享,造成各部门重复调查。由于社区医养融合领域尚未受到社会关注,缺乏引导和规范。
三、对策建议
对于社区医养融合模式,张家港市虽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政策,但在完善养老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的文件中普遍涉及。20**年《张家港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办理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搭建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20《张家港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细则》提出15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组织,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意见》提出推行全科团队和家庭医生制度,以及中医药服务进社区等举措,十分契合医养融合主题。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更好地服务全社会的老年人及家庭,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出台医养融合政策,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在市级层面,建议由卫生部门牵头,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配合,尽快出台张家港市推进医养融合的`政策,界定政府职能,明确部门职责。除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外,注重结合社区规划布局,合理分布社区养老及医疗卫生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突发急病老人进医院诊疗、出院老人回归社区康复、健康老人在社区接受预防保健、失能老人在社区得到专业护理、独居老人在社区有人定期巡视等各类机制,鼓励现有医疗机构进驻社区及老年人家庭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同时依托社区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大社会力量投入社区医养融合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举办集疾病预防、慢病调养、康复护理等一条龙服务的家庭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加快完善监管及质量评估制度,规范医养融合市场行为。
(二)整合社区养老卫生资源,夯实基层公共服务。鼓励社区养老与医疗服务机构近距离规划,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变原来“坐诊等上门”的服务方式,主动走进老年人家庭,开展巡回诊疗和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健康服务。同时,整合区域内卫生医疗资源,推进全科团队组建和家庭医生服务,面向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探索签订服务合约的服务模式,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转诊预约、保健指导等个性化服务。积极发展循环养老志愿服务,将社区内社区医生、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康复指导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资源链接起来,重点针对空巢、独居、失能、残疾等特殊老年人家庭,开展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共同编织老年人安全网。
(三)探索实践医养融合模式,推动服务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人社、卫生、民政、财政等部门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调研的基础上,发挥医保基金效益,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逐步形成个人、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的合力,缓解失能老人护理费用支出压力。深入推进中医药服务进社区,市老年协会关于老有所医的抽样调查显示,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占80%以上。针对老年人病症的特殊性,依托市中医医院,一方面引导中医医疗机构延伸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医生学习掌握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加快建设“市中医药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医养融合人才培养,发展医务社工,通过设计开展社工项目化推进融合。探索医养融合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包括定期巡诊、上门服务、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等,对核定的政府居家养老援助对象采用政府买单的方式提供服务。
篇3: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20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为期三年的医养结合机构质量提升行动(以下简称“质量提升行动”),在市卫健委的组织指导下,县卫体局强化领导职责,细化任务分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是质量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为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就做好2022年质量提升行动通知如下:
一、把握“两个指南”,落实各项制度
深入学习《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国卫办老龄发(2019)24号)《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国卫办老龄发(2020)15号),严格按照《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根据机构、科室、人员等设置要求依法开展医疗服务,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自查制度等落实,认真执行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范。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废物处置有关要求,设专人负责机构内感染与控制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制度,及时准确填报医养结合服务相关信息,实现机构内老年人各类服务信息互通共享。结合今年开展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养老机构内设的无资质医疗机构、无行医资质相关人员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等违法行为。
二、针对重点问题,完善整改措施
结合上两年度质量提升行动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进一步加强自查整改,完善具体措施,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一)提升服务能力。部分机构存在处方和病历书写、保存、使用不规范,未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出入院标准,专业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偏少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存档,依据“两个指南”要求,完善医养服务衔接流程,健全医养联动机制。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要求,规范书写、保存和使用病历;完善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并做好记录;参照《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提供护理服务,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操作原则,老年人II度及以上压力性损伤在院发生率低于5%;按照《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相关要求提供康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咨询指导、健康管理等中医药特色服务。
(二)规范药品管理。部分机构存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专用处方出具和专用账册管理不符合相关规定,以及药品存放不规范、监控不到位等问题。各机构要按照《药品管理法》等规定,严格药品储存、审核、调配、使用等的管理。落实合理用药和临床药师管理制度,加强用药安全风险防范,凭医师处方为老年人提供处方药,特别是毒麻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老年人自带药品管理。
(三)应对突发事件。部分机构存在急救设备配备不足,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不规范、适老化改造不到位,对不良事件发生的防范意识不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有待完善等问题。要建立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防范制度,加强对入住的老年人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时记录入住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情况;建立健康老年人跌倒、坠床、噎食、误吸、烫伤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有关服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掌握急救设备使用,强化对老年人应急救治的培训完善失智老年人安全保护措施。
(四)强化消防安全。严格遵守《消防法》等法律法规执行相关强制性消防标准,制定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规范消防行为。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隐患排查和监督整改等。坚持日常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突出巡查重点。每月和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前至少组织1次防火检查和消防设施联动运行测试,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疏散演练等,持续改善消防设备设施。
(五)做好疫情防控。各机构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有关部署和工作要求,要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充足、防疫方案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探视要求严格落实。各机构要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有关部署要求,持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和流程,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妥善安排对内和对外服务,实行分区管理。消除交叉感染的风险隐患。发现机构内有发热或疑似感染的人员,第一时间按相关要求做好处置和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