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动员辖区内居民群众、党员、组长妇女组长进行宣传教育,在主要街道、居民住宅区、各组公示栏张贴标语,使我们的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活动宣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时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今年全年,我社区共出动义务巡逻队20余次,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信息队,队伍成员都无私奉献,不讲价钱,任劳任怨。
并且进行天网工程建设,在集镇主要路段安装摄像头二十余个,保证了社区安全稳定,社区居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四、对流动人口、房屋租赁实行规范化管理
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
社区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外来暂住人口进行调查登记,目前,我辖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115人,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100%。
同时对社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管理好社区的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并依法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深入开展禁毒与反邪教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__社区社区结合禁毒工作安排开展无毒社区活动,使我社区无新增吸毒人员,对吸毒人员进行帮教,无制贩毒行为,得到了上级工作的肯定。
社区还对重要日子对重点人我们进行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辖区内的重点人在监管的范围之内,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工作,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营造了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
社区内有刑满释放人员2人,社区对其进行登记和掌控,开展经常性的帮教工作,还成立了帮教小组。
六、安全为主,防患未然
一年来,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了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定期不定期的对超市、饭店、公共聚集场所进行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正月十五、“五一”、“十一”等特殊期间前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侧重于查找安全隐患,并加大其整改力度,从而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社区进行安全检查10次。
通过一年的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街道综治办的领导下,结合我们社区的实际,扎扎实实的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改正存在不足之处,努力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繁荣、祥和的生活环境。
尊敬的领导:
在__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指导下,为做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我社区成立了综治领导小组完善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分工明确,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落实,顺利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综治工作做如下报告:
一、齐抓共管,共建和谐
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年,我社区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以创建“平安社区”为目标,突出固本强基,切实加大防控力度,狠抓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
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彻底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通过一系列防范措施,辖区治安形势得到了明显改善。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会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的活动中。
社区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我们的创建平安社会活动宣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佩戴义务巡逻袖章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
社区居民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防范力量建设显著增强,今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社区居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二、严控重点,确保平安
1、为加强对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
通过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明确了我社区的流动人口数据,为了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理,根据上级流管办的要求,我们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纳入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实用性。
2、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管理和服务。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综治工作;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法制教育;继续开展对违规经营的网吧、网站的.整治行动,培植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深入普法,提高素质
社区居委会以板报、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扎实开展法律宣传工作。
切实开展对干部、群众的法制教育,组织辖区居民全面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四、依法调处,化解矛盾
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由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真正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责任落到实处。
坚持科学决策、落实政策,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各类矛盾纠纷的产生。
坚持和完善巡回排查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协调调度制度、定期回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