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行业市场现状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海洋渔业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快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海洋渔业指通过在海洋中捕捞、采集和养殖水生动植物获得水产品的一类生产活动,按照生产特性划分,海洋渔业可进一步划分为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广义的海洋渔业还包括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的上下游产业,如渔船、渔具制造和海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部门。近年来,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全社会渔业经济总产值29689.7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5158.63亿元,渔业工业和建筑业产值6155.16亿元,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8375.93亿元,三个产业产值的比例为51.1:20.7:28.2。
渔业产值中,海洋捕捞产值2303.72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301.70亿元,淡水捕捞产值336.56亿元,淡水养殖产值7473.75亿元,水产苗种产值742.90亿元(渔业产值以国家统计局年报数据为准)。
海洋渔业行业市场现状
随着捕捞技术进步和大规模商业捕捞发展,海洋捕捞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1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增长至1241.94万吨,随着海洋捕捞压力的持续增加,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状况日益严重,海洋渔业资源受到环境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再生能力受到制约,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现象,海洋捕捞总产量不断减少。2019年我国海洋捕捞总量为1000.15万吨,同比减少4.24%。
我国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经济发达,海水产品产量高。2019年福建海水产品产量最大达723.5万吨,占比22.0%。山东紧随其后,海水产品产量706.2万吨,占比21.5%。广东、浙江海水产品产量超400万吨,占比分别为13.9%、13.5%。辽宁海水产品产量369.9万吨,占比超10%。
随着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海洋捕捞得到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实现较快发展。2016年海洋渔业增加值4641亿元,2020年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和水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对冲了疫情对冷链运输的影响。海洋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712亿元。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海洋渔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的15.9%,仅次于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
海洋渔业行业发展前景预测2023
中国是海水产品消费大国。近十多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不断改善,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量保持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品质化、高级化趋势特点。海产品凭借其营养价值高,既提供了高价值的海洋蛋白,而且是广泛的必需微量元素、矿物质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需求亦由过去的区域性、季节性消费转为全民消费、常年消费。
按照我国14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海鲜消费呈现上升的趋势,2019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达32.82KG/年,较2018年增加了4.52KG/年,同比增长16.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有所下滑,2020年中国人均海鲜消费量为26.42KG/年,较2019年减少了6.40KG/年,同比减少19.5%。人们的消费结构改谱、消费水平提升,更加速了海鲜大品牌的成长。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以猪牛羊肉等畜肉消费比重已从过去超60%降至50%以下,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从过去的23%提升至目前的30%左右。
从地域来看,我国海鲜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华东地区消费占全国的45.3%,年消费海鲜837.9万吨;华南地区占24.6%,年消费量海鲜455.0万吨。
根据报告,目前海鲜餐饮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海鲜餐饮市场规模年增长率在10%-30%之间,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8281亿元,2025年突破万亿元。
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沿海省市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海南、吉林、江苏、浙江、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培育现代海洋渔业,推动海洋绿色牧场建设。
例如,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聚焦近海向陆区域,合理开展能源开发和资源利用,重点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油气、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加大海洋矿产和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力度。实施海洋渔业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一批现代渔港经济区,优化海水养殖结构和布局,高标准建设智能渔场、海洋牧场、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扶持远洋渔业发展,支持建设海外渔业基地,提高海产品加工能力,积极打造“粤海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