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阶段主要工作
1.商事登记业务更优。
推行住所产权核验,市场主体通过系统核验的,只需提交承诺书即可办理设立登记和变更住所登记,推行线上智能引导、预审智能通过、审查智能提醒、快批秒办的登记模式。
不断完善全流程线上申报、线下专窗便利化服务,实现0.5个工作日办结常态化。
力争与更多银行签署政银合作协议,在更多银行网点设置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投放证照自助一体机,构建企业开办“1+3+N”(1个区政务服务中心、3个镇街道行政审批局、N个银行网点专窗)通办格局。
探索实施营业执照全城通取,最大程度上满足群众就近、高效的办事需求。
2.“工改”工作质效更好。
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实时跟踪服务省市区重大产业项目,解决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具体操作流程,按照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施细则,及时动态更新“拿地即开工”项目库,组织相关部门提前介入,充分利用“容缺预审”“并联审批”“分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等举措,力争更多项目实现五证联发。
3.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畅。
迭代升级“一网通办”智能应用功能,探索完成“水利保持方案”、“应急预案备案”审批的“即办秒批”,“人民防空工程平时使用证”的证照复用。
进一步丰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加快梳理第二批“免证办”事项清单;完善“1+7+78”政务服务全区通办服务体系,再梳理一批基层高频事项实现“通接通办”服务;完善江苏省政务服务滨湖区旗舰店、APP滨湖站点等载体建设,推动高频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持续加强对“成全e站”自助终端数字赋能,让企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一站式便利服务。
4.惠企便民服务更准。
坚持从需求出发,加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重点围绕全市160项导办事项清单,围绕企业、个人两个生命周期新增10个“一件事”。
推动“惠企通”平台应用,进一步优化企业服务体系,聚焦惠企政策精准推送、补贴事项一次办,逐步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
推动服务重心向基层拓展,不断丰富镇(街道)为民服务重心、村(社区)便民服务重心的服务内容,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创建工作,挖掘更多事项实现网上办,尽快形成“线上一张网,线下有大厅,身边有e站”的15分钟政务服务便利服务圈。
5.政务服务满意率更高。
继续推动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工作,构建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疑难工单协调会,对职责不清、重复投诉或群众反馈不满意等工单,及时进行分析,明确职责分工、解决方案,确保群众诉求得到解决。
大力推进“现场评”,年底前实现全区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现场评”全覆盖,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覆盖率不少于30%的目标。
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对差评处置实行在线监管,确保差评件件有整改、有回访、有记录,差评整改满意率100%。
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精选4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实干”和“以项目建设为纲”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和降低审批收费的意见》,以建设“务实、高效、廉洁”政府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工作作风转变,积极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9月30日,召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大会,将优化全区营商环境作为会议重要内容,对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做出全面部署安排,建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高竞争力、增创新优势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出台了淄川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
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一)优化企业开办环境情况。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进行拓宽,促进各类营商主体公平竞争。
规定申请办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数额限制。
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内资公司试行“零首付”登记,同时放宽企业、个体工商户住所及企业名称使用限制,20xx年底前一律免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费,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
对企业开办设立的前置审批事项进行精简和规范,实行企业开办设立并联制度,大力推行网上注册、年检。
规定企业设立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变更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名称核准当日办结。
为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行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联合办理制度。
(二)优化投资建设环境情况。
对区级权限范围内实行审批制、核准制的项目,建立了联合审批制度,对全部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事项,按项目立项、土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实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大幅缩减了投资建设审批时限。
建立了区重大项目审批全程代办的制度,由各相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明确专职代办员,对审批事项实行全程代办、公开代办、高效代办、无偿代办。
制定了建设类项目收费标准,并进行了全面清查。
对区重大项目用地实行“点供”政策,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由区政府统一调控、统筹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