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我校小学部共有1671名学生,其中有892名学生(占54%)在小学就读,可见,加强小学管理、提高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二、提高小学办学水平,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
从本学年开始,我校将提高小学办学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确立“严管理、重实效、创特色、求发展”的小学管理工作指导思想,我们的主要工作方向是:
(一)教师发展
1、实施小学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我县教育“三制”改革促进了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但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又要求教师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单靠工作积极性已远远不够。
基于这个关键背景,我校规划制定出了《教师综合评价方案》《教师奖惩条例》,依据对教师综合考评的结果,每学年度评选出25%镇级优秀教师,在其中又产生县级优秀教师候选人,评选出县级优秀教师。
对在综合考评中连续二年位居全镇倒数三名的教师将进行异校交流。
2、认真贯彻教学“六认真”,注重落实,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以教学“六认真”为基准,对小学进行每月一次的常规工作抽检。
注重常规检查与指导,深入教室、课堂,把握常规现状,促进常规到位。
继续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以及学习情况作不定期检查,对好的做法给予肯定、表扬并加以推广,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并帮其纠正,尽快规范。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实现教研重心的下移
(1)、抓小学教师理论学习。
教师发展,理论先行。
我校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理论学习,实施“三定”举措(一定时间,二定主讲人,三定内容)。
在学习内容层面上包含“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我们还制定了每学期的“六个一”工程。
(2)、抓小学校本培训。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办法,多种专题、讲座,中心与小学结对帮教、课题研究、鼓励个人努力等形式,加强校本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抓校本教研活动
①深入课堂,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同时实施“同课异构”、“多次备课”等方式。
②注重行动研究。
确立“教、学、研、修”一体化的思想,以课例、课题、课堂教学的微格分析为研究载体,搭建互动交流学习平台,培养教师在行动中研究。
③以小学为教研基地,大力推行“四类课”教研活动。
(4)、抓教师教学反思。
我们大力提倡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或教育日记、心得体会、课改视点等,把校本研究的过程变成教师学习理论、创造教学成果、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
并在科研处的领导下建立了校本教研问题库。
4、实施行政人员挂点小学制度,彰显指导、服务、帮扶功能。
我们对行政人员深入小学,作出了严格的职能限制:中心小学行政人员不得越权插手小学内部事务,不得干扰小学正常的工作的秩序,不得借工作之名结伴到小学吃喝玩乐等等,行政人员具体的职责是指导、服务、帮扶,促进小学更快更好地发展。
5、关注年老教师在课改背景下的理念更新、教学行为的变化,帮助年老教师跟着课改走。
我们全镇教师年龄偏大,特别是小学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民转公”,这部分教师的自身知识贫乏、年龄偏大、接受现代信息比较慢。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召集了45周岁以上教师座谈会,讨论交流,提高认识,全面理解学校发展方向。
我们还经常组织专题讲座,组织老教师听课改观摩课,组织青年、老年教师上同课题的对比课等活动。
有效地帮助年老教师顺利地参与课改工作,推进了他们教学行为有较快的转变。
(二)学生成长
为了使学生能全面、健康、自主的发展,我校将以创“礼仪教育”特色校为契机,从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入手,全面实行学生自律自治、民主管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1、抓落实、重成效,让文明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以体现。
我们把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三别”:向零食告别、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四带”: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礼仪带进校园、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班级实行班干部轮换制,让每位学生都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有展现自己的舞台,树立了主人翁思想和集体荣誉感。
3、学校成立学生总值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