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需要及时进行总结,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总结篇1
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为深入贯彻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有力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实施,普及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提升家长依法教子、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全国妇联、教育部定于2022年5月9日至15日开展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为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引导家庭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家风,引导广大家庭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做好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宣传工作,为喜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营造良好氛围,黑河市第六中学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
现将主要的做法与成效总结如下:
0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学校校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把办好家庭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摆上重要日程。
学校校长亲自部署,并安排政教部门专门负责,班科任教师具体实施。
每项工作做到六有,即有人抓、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有总结,保证家庭教育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家长委员会管理,不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过座谈、问卷调查、民主评议等形式共同商讨具体工作,征集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较好地发挥了家长与学校的桥梁作用。
02实行规范管理
办好家庭教育周
为了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管理,我们将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首先制定了“家庭教育”章程和家庭教育周的工作制度。
学校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层层落实,建立了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工作层级化管理体系,每学年结束时,我们都要针对性地进行一番认真的回顾和总结,并不是把总结当成例行公事、应付检查而已,而是要通过总结得出经验教训,进一步探讨管理规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03宣传到位互相配合
1、举办线上专题会议。
学校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知识、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核心理念。专门举办了“依法施教,协同育娃,立德树人”线上专题会议。
通过线上家长会,家长们深深体会到父母孕育、生育、养育和教育的“四重责任”,同时也更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表示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快乐,成就孩子的卓越人生。
2、举办师资骨干线上培训班。
学校推动家庭教育师资骨干“树人计划”实施。
继续办好依托中华女子学院举办的家庭建设项目指导员培训班和依托北京开放大学举办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班,同时启动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举办的青春期高级家教育指导师培训班。
邀请地区家庭教育名师开展线上《家庭建设项目指导员培训班》和《青春期高级家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在培训班的学习中,家长们开阔了眼界,扩展了视野,还学到了一些平时在生活中学不到的理论知识和实战技巧。
3、开展社会宣传。
学校充分利用全国妇联、教育部品下发的资料,积极协调主流媒体和所属全媒体,并依托城乡社区宣传栏、公共场所宣传屏等宣传手段,采用全方位多角度集中推广一批家长与学生“应知应会”宣传语等宣传产品,通过舆论宣传加强家长与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达到同频共振的宣传态势。
04因地制宜精心组织
1、开展“春种一粒粟”活动。
学校积极倡导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指导和组织广大家长陪伴孩子,充分利用自家阳台庭院,或通过“认领一块地”等举措,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通过从种到收全过程,孩子们在活动中识粮、种粮,体验到“粒粒皆辛苦”内涵,激发爱粮节粮的内生动力,认识到文明节俭新风尚,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体会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家庭责任。
2、开展家庭教育主题班会。
学校就“我爱我家”、“承担家庭责任”、“好家风代代传”、“家庭故事会”等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学生体会到孝亲爱家,在家庭中应该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传承优良家风。
3、举办“和谐家庭”活动。
学校围绕家庭摄影、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居家环境建设等主题活动,学生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即建设了和谐家庭,又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
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协作的快乐,找到了家庭的归属感。
4、组织家庭教育专题活动。
学校关注特困学生、留守流动学生等特殊人群的家庭教育,并以“缓解家庭教育焦虑,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策划了线上教师专题讲座和咨询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真实的案例为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减少了特殊学生因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困扰,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也体现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通过家庭教育周活动的健康开展,以抓实常规工作为主,其它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予以配合,家长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家庭教育逐渐走向科学规范的轨道,多数家长能自觉和学校配合,积极为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