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明传染病疫源地的消毒:应根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6).注意与其它传染病控制措施配合:搞好传染源的管理,疫区的封锁、隔离,杀蝇、防蝇,灭鼠、防鼠、灭蚤,搞好饮用水、污水、食品的消毒及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
7).填报消毒工作记录,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2).疫点的随时消毒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
“三分开”是指:(1)分住室(条件不具备可用布帘隔开,至少要分床);(2)分饮食;(3)分生活用具(包括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特。
“六消毒”是指:(1)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主要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为脓液、痂皮等);(2)消毒生活用具;(3)消毒双手;(4)消毒衣服、被单;(5)消毒患者居室;(6)消毒生活污水、污物。2).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3).疫点的终末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到达疫点,并向有关人员说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对脱掉外衣应放在自带的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穿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
4).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和患病期间居住的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家具,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5).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有关通道。
6).测量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的污水量。
7).必要时,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8).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的贵重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9).如系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10).如系肠道传染病,应先于室内灭蝇,再进行消毒。
11).对室内地面、墙壁、家具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按照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消毒。
12).病人用过的餐(饮)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拭消毒。作浸泡消毒时,必须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作擦拭消毒时,必须反复擦拭2次至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的物品和度弃物,在征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13).室内消毒后,必要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
14).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进行人员卫生处理。
15).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附进行擦洗消毒。
16).必要时到达规定的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同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17).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
18).离开病家前,让病家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4).消毒人员注意事项
1).出发前,要检查应携带的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足够。
2).应主动和相关人员的配合。选择消毒因子时,应尽量采用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量选择对相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的消毒剂。
3).消毒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要注意自我保护,既要防止或减少受到消毒因子的伤害又要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
4).消毒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
5).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重点。凡应消毒的物品,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6).携回的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
7).清点所消耗的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
8).填好的消毒记录应及时上报。
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内容篇4
消毒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工作,它可以有效地杀灭病菌和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在医疗、食品加工、酒店、公共场所等领域,消毒灭菌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消毒灭菌知识培训的内容:
1. 消毒灭菌的定义和意义:介绍消毒灭菌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消毒灭菌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2.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介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它们的传播途径,帮助人们了解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 消毒灭菌的方法和原理:介绍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4. 消毒灭菌剂的选择和使用:介绍常见的消毒灭菌剂,包括氯化物、过氧化氢、醋酸等,以及它们的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