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4、用餐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少吃零食、油炸、烟熏食品。
6、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物或喝水。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
3、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4、不随便吃野菜和野果。
5、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未煮沸的自来水。
6、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常见因素及应急措施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因素主要有:
1、不适当地冷藏食物(冷藏温度不够)。
2、在室温下贮藏食物(室温在危险温度带范围内)。
3、过早地准备食物(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4、不适当地冷却食物(冷却时间过长)。
5、不适当地加热食物(加热不彻底或低温长时间加热)。
6、内务管理不善(偶然的污染事故)。
7、交叉污染(卫生制度不健全,个人卫生习惯不良)。
8、不适当地解冻食物(在室温条件下解冻)。
9、食品加工或制作人员有感染并且有不良卫生习惯。
10、已加工的食物被污染。
食物中毒后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腹泻,有的伴随呕吐、发热,甚至可致休克。
食物中毒发生后,千万不要恐慌,应及时拨打120,同时报告老师。
食物中毒者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可以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处理:将引起中毒的饮食进行有效处理,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
如果无法取得样本,也可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食品安全安全知识内容4
一、从业人员安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必须有安康证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建立从业人员安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4、本单位负责人、食品平安管理人员、食品平安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承受食品平安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5、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平安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平安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二、食品平安管理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