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初中数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科组教研工作的目标是优化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关注新课改的发展方向,注重常规教学和教研工作,培养优秀学生,帮助差生,确保初一到初二的衔接顺利,毕业班的复习备考准备充分。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听课和教案作业的检查。全面开展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教研活动,开拓创新,形成特色教学。
二、具体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抓好集体备课。
教研组长要加强对教学流程中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环节的检查和指导。每个月末要对各种教学簿册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备课本、作业本、作业批改记录本等。
2、组织同科组教师互相学习。
(1)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动配合学校的制度化学习。
(2)每周组织科组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内容包括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课堂教学技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3)学习实验教材案例,根据本级的实际情况评价案例,取长补短。
(4)学习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分析与介绍,了解各单元的要求,把握好各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及深度。
3、互相听课,共同进步。
(1)组织科组教师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优质的教案。
(2)开学第一周即落实备课组教师的中心发言内容,合理安排人员负责。要求中心发言人要认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收集准备相关资料进行备课。
(3)中心发言的老师在周三前要准备好下一周的教学内容的中心发言稿,在集体备课时间交给科组教师讨论并修订,确定最佳教学方案。周五将修订结果印发给科组的老师。
(4)中心发言内容包括课时安排、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题引入、例题、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要真正做到本级部各班的“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外作业、统一测试、统一评卷。
(5)互相听课,及时总结,完善课堂教学。
(6)争取外出听课,及时吸收外界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2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我们希望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培养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分析学生情况后,我们发现没有尖子生,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因此,本学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将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基本的数学技能,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我们希望能让大多数同学顺利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并且同时也要关注优生的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及格人数,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数学学习习惯。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的教学措施:
1. 本期数学的能力要求包括基本技能、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并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并能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在教学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来教学,并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3. 我们将设计有趣的开头,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习为主。
4. 我们将努力改变学生的厌学现象,通过在课堂上多提问的方式来给予后进生信心,并对优生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的骄傲情绪。
5. 我们将树立榜样,通过先进生的表现来带动后进生,让后进生自动向先进生看齐,发挥榜样的力量。
6.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教学。
7.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养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但同时,我们也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讨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8. 我们将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接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9.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我们会做好知识的衔接和章节之间的过渡工作,并及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补充和巩固。
通过以上的教学措施,我们相信我们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兴趣。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教学计划3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总是认为自己上课讲得很有条理,知识理解深入,演算清晰明了。但是,事实上,很多学生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数学学习也经常遇到困难。教师们往往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学生素质不佳或者家庭教育环境恶劣等与教师无关的因素,却很少意识到是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导致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其实质在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同学习的过程。当教师们意识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是否考虑过自己对教材理解是否充分,是否准确把握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否对教材的层次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听”到“懂”,再到“会”,最后到“通”。因此,教师必须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批判性地审视自身行为表现及其基础。通过观察、回顾、诊断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教师可以肯定、支持和强化自己的行为,也可以否定、思考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反思教育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念,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科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数学非常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但在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传授,注重接受式的学习。这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不断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和解疑的过程中,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定义、定理和规律。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合作,分别画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这样学生就会发现为什么这三条线会是一条线?在学习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只能用“角边边”来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在学习镶嵌时,可以提出为什么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和正六边形可以镶嵌,而正五边形却不能?通过这样的提问和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归纳各种数学规律,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紧紧抓住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
二、教师要反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