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定各类计划。
3.与包片学校联系,准备本学期的网点工作。
三月份:
1.撰写教研论文,参加市级论文评选。
2.到包片学校听课,了解课堂教学和校本研修情况,商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3.自主学习。
四月份:
1.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实践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交流,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2.深入课堂教学,听课、评课,并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
3.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
4.收集“五环四步”课题研究相关资料。
五月份:
1.学习政治业务知识。
2.视导学区和网点校的教研工作。
六月份:
1.完善课题的相关资料。
2.参与网点校本研修工作。
七月份:
1.整理一学年的各类资料。
2.总结个人教研工作。
新学期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3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以下特点: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上课时容易走神、不认真听讲,甚至有时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我们需要因材施教,给予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供他们回答,并及时表扬那些有进步的学生,以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使他们能够迎头赶上,共同提高。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内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统计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会将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或整数,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转换,能够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能够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能够解决与分数加减法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理解与体积和容积单位相关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一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够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能够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11、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对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教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