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学期担任七(9)、(10)班语文教学。从分班考试和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接受式学习还是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的(这主要源于小学阶段的应试学习――应对期末测评)。由此可看,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一定要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这套教材的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的教科书体系,关注人类,关注自然。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助学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4、教材选的课文体裁、风格多样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1、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掌握语文七年级上册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语文的语感打下基础。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正确思维和运用语文工具的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在小组内合作探究的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注重联系生活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与学生沟通,让他们喜欢语文,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到生活当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2、在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精神情操;阅读文学作品,注重情感体验,增加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5、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
6、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7、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8、注重过程性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德育、法制教育的课堂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教学进度:
以区教研室制定的教学进度为准。
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书范例10
一、教学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重培养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重人文教育的融入。
2、引导学生探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探究的内容和方法,注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总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从模仿开始,通过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朗读教学要有示范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练读,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之间存在兴趣、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差异。
1、兴趣差异: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喜欢小说作品,一小部分喜欢散文作品,还有一些学生喜欢儿童作品,但很少有学生喜欢诗歌和文言作品。
2、学习方法差异: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方法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认为独立思考可以取得突破,而有的学生喜欢合作学习。
3、习惯差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感知和基础习惯上存在较大差异,很少有学生可以做到自觉预习、课后复习和上课认真听讲。
三、教材分析
教材选择了涵盖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既体现了时代特点,又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吸收了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中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熟记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思想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
3、人文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