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建设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基础知识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对于我接手的这个班级,我还不了解他们的情况。据原科任老师介绍,班上有一些优秀生,但后进生较多,其中有一些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别差,问题比较严重。为了在本学期取得理想的成绩,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付出努力,补充知识的缺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介绍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重点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让学生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严格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从轴对称的日常经验开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并总结轴对称的特征。通过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介绍实数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平方根和立方根等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重点介绍一次函数,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并研究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培养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教材中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来抽象出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并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教材还注重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重点介绍整式,通过实际问题将整式及其运算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同时,通过归纳、类比等活动,探索有关运算法则,并掌握基本运算技能。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结合练习,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解决学习中的难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难点,突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5.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全等三角形(1课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课时)
第二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1课时)
第三周:第十一章小结(3课时)
第四周:轴对称(3课时),轴对称图形(2课时)
第五周:等腰三角形(3课时),等边三角形(2课时)
第六周:课题学习(2课时),第十二章小结(2课时)
第七周:平方根(3课时),立方根(3课时)
第八周:实数(3课时),第十三章小结(2课时)
第九周:变量与函数(3课时)
第十周:一次函数(3课时),方程与不等式(5课时),课题学习(3课时)
第十一周:第十四章小结(2课时),整式(1课时),整式的加减(2课时)
第十二周: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时),幂的乘方(1课时),积的乘方(1课时),整式的乘法(2课时)
第十三周:整式的乘法(2课时),平方差公式(2课时),完全平方公式(1课时)
第十四周:完全平方公式(2课时),同底数幂的除法(1课时),整式的除法(2课时)
第十五周:因式分解(1课时),提公因式法(1课时),公式法(3课时)
第十八周:第十五章小结(3课时),总复习
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