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和半坡聚落的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3、了解炎帝、黄帝、隋禹的传说,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从禅让制到皇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
5、讲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和汉字的演变,并以慕斯武定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以都江堰为例,体验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国吞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
9、列举汉武统一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祖冲之,《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形成的历史事实,人口迁居南河民族交流。
13、了解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和谐的措施。
14、了解《水经注》、《天工开物》等作品,以及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的重大成果。
四、教学改革思路:(具体教学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的地位提升到主体。
2、把握课堂纪律,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
3、使用更简洁通俗的语言进行讲解。
七年级历史学期教学目标7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本教材是初中历史课程的第一本教材,主要讲述了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情况,从原始人类的出现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与解体,重点讲述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到南北朝的发展情况。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容包括北京人、河姆渡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夏朝的建立、分封制、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三国鼎立、民族大融合。
难点在于历史久远,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故事会、黑板报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需要找准重难点,收集资料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记忆、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巩固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讨论、小游戏、故事会、看图分析、动手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教改措施:
加强集体备课,找准重难点,集思广益,探寻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四、教研专题:
借鉴国外经验,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回归学生,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
五、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