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严格规范计划和课程管理,按部颁标准设置课程,尽量开齐科目,开足课时。禁止私自调换课程,随意增减课时,实行候课制,严禁上课迟到、早退。教师请假及公出,必须按规定到教务处办理有关手续,防止缺课现象发生。
2. 加强常规检查,建立和完善教学过程检查评定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 备课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讲求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备课要求,按学校教案备写要求加强检查和落实,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上课方案,收集备课资料,准确全面把握教材、教法、学法、探究、练习设计、命题研究、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备出精品。要求教学案必须规范、思路清晰、操作性强。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加强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的检查和指导。
- 课堂教学:以课堂为载体,抓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借鉴经验,力求实现“边学边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要求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精讲,启发学生多思、引导学生多练,力求做到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定期开展各年级课堂教学的展示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辅导: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课程安排排出切实可行的辅导表,要求任课教师上课后按时到位辅导。精心准备、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法,提优补差,切实提高辅导质量和效果。
- 作业:作业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布置和检查要做到有收必看、有批必评、有评必补。要求作业量少质优,精批细改,反馈及时,纠错迅速。加强对作业的检查,进行抽查和汇总,认真交流。
- 考试: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确保质量稳步提高。严格考试纪律,规范操作,减少主观评判中的错误。认真组织各年级的检测考试,注重试卷的科学合理性和评阅质量。重视考风考纪建设,组织各类考试,使考务管理规范范化。
3. 健全教学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
- 教学工作月检查制: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及时提醒和校正教学中的失误,管理教学过程。
- 随堂听课:学校领导经常进行随堂听课,了解教师上课情况。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_节,并接受主管领导检查。
二、加强组织和管理,抓实毕业年级的工作。
认真抓好毕业年级的工作,注重工作过程,讲求工作成效,积极倡导“四个有效”,即有效课堂、有效训练、有效辅导、有效研究。深入班级听课,与教师沟通,了解实情,分析制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评教、座谈会等形式,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生命,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优良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教学观念,在实践中研究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校级观摩课、汇报课、研讨课等活动,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大评价和奖惩力度,强化督促检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
四、教师培训及教师专业发展。
1. 开展每人一节展示课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和展示的机会,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探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做好校本培训,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
3. 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提供学习机会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拓宽培训渠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实验教学工作。
进一步开展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创造性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将实验教学开展情况纳入相关教师的业务考核之中。
教务常规工作要求
1. 落实教务处各岗位的职责,教务处工作人员轮流值班,记录教师早读、课堂出勤、晚自习辅导等情况,维护教学秩序。
2. 整理各年级的学籍档案,完成教材预订、发放工作,完成教学资料的统计、分类、造表、建档管理。
3. 组织好期中和期末考试,以及月考和小学检测考试。
4. 及时准确地填报上级教育部门布置的各类统计报表,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5. 组织完成师生的各类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