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震级和烈度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用“级”来表示。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各地不同。
14.什么是等烈度线?等烈度线图的作用是什么?
等烈度线是地面上各相同烈度点的连线。等烈度线图绘制了地震影响的总轮廓,为我们进行震灾快速评估和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15.什么是地震序列?什么是主震、余震和前震?地震序列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后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而主震前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地震序列可以分为震群型、孤立型和主震型等几种类型。震群型地震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孤立型地震几乎没有前震和余震。主震型地震的主震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可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17.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救援行动的地震事件。
18.什么是城市“直下型地震”?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哪几次?
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这一名词是日本学者提出的,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
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1976年的我国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1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用于何年?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用于公元132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20.我国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遥测台网建于何时何地?
1930年,我国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的主持下成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后进行了第一次扩充,子台增加到21个,分布在京、津、唐、张地区。1980年进行了第二次扩充,实施了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后,进行了第三次扩充,实施了“华北台网联网”工程。
21.地震横波和纵波有何区别?
地震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地震纵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此外,横波的振幅比纵波大,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22.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哪几个大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且比较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世界上主要有两个大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76%。
23.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国位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到地震的影响。
24.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有哪几个?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25.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的地震密集带,大致呈南北方向,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地震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内容精品5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防震的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介绍地震的宏观前兆、常见的避震方式以及震后的自救互救方法。
地震的宏观前兆是指人们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地震前兆。常见的宏观前兆包括: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动物的习性异常以及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例如,当地震即将发生时,动物们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比如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咬,蛇儿冬眠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等。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常见的避震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在家中,我们应迅速躲在坚实的桌子下、床下、卫生间、厨房、浴室,趴在地上,并保护好头部。我们不应使用电梯,并切勿跳楼或翻窗逃生。在学校,如果正在上课,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不要慌不择路,也不要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应有组织地进行疏散和撤离。在室外,我们应原地不动,蹲下,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并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品和危险场所,如高大楼房、立交桥、烟囱、水塔、变压器、电线杆、危旧房屋和危墙等。此外,我们还应迅速离开河边、湖边、海边、桥面或桥下、山脚下、陡岸边,找一个安全、开阔的地方躲避,以防止地震引发的河崖坍塌、山体崩塌、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当地震发生后,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自救和互救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和他人。自救时,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下,我们一定不要惊慌,要保持冷静并树立生存的信心。首先要保护好呼吸通道,然后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不要哭喊,要尽量保存体力,利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如果受伤,应设法进行简单的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同时,我们还应尽量维持生命,节约水和食品,如果必要,可以利用自己的尿液解渴。
在进行互救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使用的工具不能伤及被埋压的人员。其次,不要损坏被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以免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埋压人员再次遇险。第三,应尽快沟通被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使新鲜空气流入,并在挖掘时尽量减少尘土的产生,以免埋压者窒息。最后,如果被埋压时间较长,一时又难以救出,可以设法向被埋压者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通过了解并掌握这些防震的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希望大家都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工作。
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内容精品6
预防地震的措施:
1、及时清理家中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畅通。这包括床下、桌下等地方,以及楼道内的杂物。
2、将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3、将放在高处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以防在地震发生时会掉落造成伤害。此外,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这个应急包内应包括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