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什么是地震序列?什么是主震、余震和前震?地震序列一般分为哪几种类型?
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一个地震序列中最强的地震称为主震,主震后陆续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余震,而主震前发生的较小地震称为前震。地震序列可以分为震群型、孤立型和主震型等几种类型。震群型地震没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出来。孤立型地震几乎没有前震和余震。主震型地震的主震震级高,很突出,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可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17.什么是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
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部分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国家采取救援行动的地震事件。
18.什么是城市“直下型地震”?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哪几次?
在大城市及其周围地下发生的地震称为城市“直下型地震”。这一名词是日本学者提出的,这类地震往往会造成城市较大的损失。
最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是1976年的我国唐山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
19.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谁发明的?用于何年?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用于公元132年记录到陇西大地震。
20.我国最早的地震台和地震遥测台网建于何时何地?
1930年,我国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在李善邦和秦馨菱先生的主持下成立。1966年,北京遥测台网建成,有8个子台。1975年,海城地震后进行了第一次扩充,子台增加到21个,分布在京、津、唐、张地区。1980年进行了第二次扩充,实施了加密工程。1990年大同地震后,进行了第三次扩充,实施了“华北台网联网”工程。
21.地震横波和纵波有何区别?
地震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而地震纵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震中区,地震波直接入射地面,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此外,横波的振幅比纵波大,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22.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哪几个大地震带?
地震发生较多且比较强烈的地带称为地震带。世界上主要有两个大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经缅甸到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地区,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24%。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占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76%。
23.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国位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到地震的影响。
24.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有哪几个?
我国地震较多的省(自治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25.什么是“南北地震带”?
从我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的地震密集带,大致呈南北方向,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地震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培训精选3
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臵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臵东西要多加考虑。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尽管以上的预防措施很重要,但我们也需要知道地震发生后应该如何行动。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掉可能会掉下来的物品。如果在室内,躲在桌子下面或者贴近墙壁的角落是相对安全的。如果在室外,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高大的结构物。在地震过后,要及时检查自己和身边人是否受伤,并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
除了个人的预防措施,社区和政府也需要做好地震的防范工作。社区应该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居民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政府应该修建抗震建筑,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确保及时传达地震信息。
总之,地震是一种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准备来减少灾害的损失。只有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防震减灾安全教育培训精选4
1.大地震时不要慌张
当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从人们感觉到地震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的时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并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安全决策。如果我们住在平房里,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我们住在楼房里,绝对不要选择跳楼的方式,而是应该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躲到洗手间等跨度较小的地方,或者躲到桌子、床铺等物体下面。地震过后,我们应该迅速撤离,以防止强烈余震。
2.人多时要先寻找避难所
当地震发生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恐慌。我们应该立即躲到课桌、椅子或其他坚固的物品下面,等待地震结束后有序地撤离。教师和其他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导大家就地避震,绝不能带头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