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任务: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中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三、主要内容
1.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中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 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使中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试,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
4. 解析异常心理现象,使中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四、工作分工
教导处及班主任、政治教师负责课内教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心语室负责学生心理咨询,进行课外教育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具体方案
(一)健康教育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定期举办专题性的讲座,如适应、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情绪调节、应对焦虑、择业等,并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包括讲座、电影、现场咨询等。通过这些活动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试技能。同时,对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专题培训,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心理测验及辅导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心语室为学生提供心理测验及相应的辅导。
1. 心理普查:心语室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以便于有针对性地作好学生工作;同时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全过程追踪辅导。
2. 学生自选心理测验:为了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心语室为学生安排了各种心理测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现有的量表进行测验,心理辅导教师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根据结果进行辅导。
(三)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缓解情绪压力,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事观念和态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成长。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我们将全面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合集4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己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形成在校长领导下,由德育处牵头,以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在全校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心育氛围。
2、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在校内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在开展心理教育常规工作外,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橱窗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宣传栏的内容,增加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2、邀请有关专家为全校教职工进行1—2次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讲座,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习一些调节心理的技巧,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合理处理情绪。
4、配合学校转后工作,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提出建议,以帮助问题学生真正从心里阴影中走出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重建自信。
5、组织学生撰写心理小论文,通过学生自撰心理小论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心理素质。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借此来认识和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家庭环境。结合家长学校有针对性举办1—2期的亲子教育等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就咨询个案与部分家长沟通。与学生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建议。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
3、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4、心理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提供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5、出一期心理健康宣传板报。通过制作宣传板报,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
6、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讲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