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方面:
1.开学初,培养幼儿讲卫生,擦桌子、摆板凳、黑板等。
2.定期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用品和玩具、教具,保护室内外环境的清洁。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将衣服叠放整齐;会耐心、独立地将衣裤穿戴整齐,保持服装整洁。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保证户外活动的时间,促进幼儿机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减少疾病。
5.根据幼儿需要完善科学的生活常规,鼓励幼儿多吃蔬菜、细嚼慢咽。
6.培养幼儿“随手整理、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并能够主动关心、参与班级中的环境及活动,学会正确的劳动技能,例如分发餐具、整理班里的玩具,在家能主动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关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等。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结合主题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渗透教育内容,培养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活动中掌握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初步知识和简单技能,初步确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主体探究活动,做好观察分析幼儿活动情况、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加强幼儿的常规培养,通过平时随机地向幼儿讲清常规的要求,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严格检查常规的执行情况。
4.环境教育将以主题为主要形式,组织引导幼儿参与主题的设想与创设等各环节工作,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和想象、创新能力。例如,收集资料、绘画、装饰、布局等。使环境能够成为幼儿构建和展示的最佳途径。
5.围绕课题结合主题与领域的渗透,使区域能够成为幼儿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满足好奇心、促进彼此交往、展示特长的舞台。
6.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较大的提高。在练习中适当增加同样技巧不同形式的巩固练习,以及不同内容的组合练习,以此增加幼儿练习的机会并提高幼儿的兴趣。
(三)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定期清洁、消毒幼儿生活用品和玩具、教具,保护室内外环境的清洁。
2.严格把好晨检关,做好全日观察的记录工作,加强检查和指导。
3.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4.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弱易病幼儿的照顾。
5.根据幼儿需要完善科学的生活常规,鼓励幼儿多吃蔬菜、细嚼慢咽。
6.幼儿对天气的变化有初步的感受,并学会主动增减衣物,照顾自己。
7.自我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自己穿脱和整理衣服、叠放被子,整理玩具,保持玩具清洁。
(四)安全工作:
在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计划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班级保教人员在思想上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做到工作到位,时刻注意幼儿活动情况,不离开幼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认真做好晨间接待和检查工作,了解幼儿当天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幼儿的异常情况,防止“手足口”等流行性疾病的传染;杜绝幼儿穿拖鞋、携带危险物品入园。加强向家长宣传晨检的重要性,鼓励幼儿愉快地接受晨检。
2.每天认真检查幼儿的出勤情况,做好出勤登记,对缺席(请假)的幼儿及时了解原因。
3.做好户外体育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活动场地和器械的安全,提醒幼儿检查穿着,消除不安全隐患,让幼儿能够轻松参与活动。
4.入厕时,应保证卫生间的干爽,排除积水,防止幼儿滑倒。教师注意维持好幼儿入厕的良好秩序,防止幼儿碰撞及玩水。
5.教师应加强课间巡视,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使幼儿形成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首先,让幼儿做到课间不追赶、不爬高、不作危险动作、不玩危险物品,不乱吃东西,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其次,教育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遇到不安全的情况及时向老师汇报。
6.午休时,组织幼儿安静入寝,提醒幼儿不要蒙头、不要俯卧、不要吮吸手指头、不要带玩具进寝室等。教师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7.严格执行接送制度,提醒家长准时接送幼儿,如临时更换接送人,应及时与老师联系。
8.对班级的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检查,对幼儿的玩具和用具进行定期消毒,并进行登记。
(五)家长工作:
1.通过家长会活动,使家长了解本学期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内容,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耐心解答家长的问题,并记录、分析、改进工作,使家园教育更加协调。
2.充分发挥“家长园地”和“幼儿成长档案”的作用,确保每月底向家长公布下月主题活动内容安排,让家长通过这些渠道了解孩子在园学习、生活、游戏的情况,使其真正起到“桥梁”的作用。
3.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4.向家长推荐正确的育儿理念,推广成功的教育案例(可以通过电话、校讯通发放资料的方式)。
(六)班级管理:
1.认真制订好周、日计划,动静交替、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天的活动。
2.认真登记幼儿的出勤情况和交接班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