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9. 学习根据物体的大小和长短对5以内的物体进行排序;
10. 学习手指和口头一致地数10以内的实物,能够说出总数,并能按照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四、社会:
1. 能够大方地与成人和同伴交往;
2. 在活动中,不争抢玩具,学会谦让,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
3. 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
4. 明白爱护家人、教师和同伴,会感激,有爱心;
5. 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
6. 能够初步使用礼貌用语与他人交往。
学前班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部署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班年级组以《指南》、幼儿园六大支架和《__县幼儿园教育教学十条》为指导,在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的指引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立足“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深入课程园本化、班本化的改革,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不断提高保教质量,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路上稳步前行,让孩子在快乐成长的路上收获多多。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
1. 环境创设功能大。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可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本学期我们小班年级组将充分发挥环境是孩子第三位老师的隐性功能的作用。在原有的主题墙、班本课程展示墙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充分利用走廊,开发互动墙,让孩子在与墙壁的互动中自由快乐地成长。我们的环境创设宗旨是适宜性、互动性、开放性,更多地印证孩子的成长足迹。
2. 班本课程兴趣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得心应手。班本课程是满足孩子需要,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做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课程。我们在开学初,认真观察孩子的兴趣,确定班本课程的研究方向,制作可行性的活动方案,并进行集体交流、层层审议,最后实施课程。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班本课程的实施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孩子兴趣的变化而不断变更。因此,本学期,班本课程阶段性的研讨是我们的活动重点,我们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3. 区域活动价值高。
区域活动的氛围自由宽松,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活动。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潜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在每一个活动主题中,年级组成员要进行思维碰撞,确定区域活动的目标,并商讨可行性的区域活动方案。同时,我们也要做到资源共享,班级之间要进行区域活动材料的交流。最后,我们要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庭成为幼儿园最密切的合作者,使区域活动更加丰富多样。
4. 传统节日韵味深。
传统的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观念。3-6岁的幼儿正处于个性倾向和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最佳时期。本学期,我们将利用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和六一儿童节开展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品味传统节日的韵味。
5. 专业提升成就大。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本学期,我们将以年级组为平台,挖掘个人的优势,抓住集体备课的契机,开展以下活动:每个主题开展一次说微课的活动;每个主题商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按班级制作活动的材料,做到资源共享;开展班本课程的审议和研讨活动;每个人阅读《小小探索家》一书,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园内的教研活动,开展基本功练兵等。
6. 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是我们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小班幼儿年龄小,我们时时把幼儿的安全铭记在心,用我们高度的责任心去保护好幼儿。我们坚持做好每天的晨检工作,做好户外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巡视幼儿午睡时的安全情况等,把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及时和家长分享幼儿在园的精彩表现,从而让家长更热心支持我们的工作。
总之,我们小班年级组的全体保教老师在园长的领导下,在幼儿园全体行政人员的关怀支持下,将继续努力,尽己所能,一往直前,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学前班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部署3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园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继续学习,贯彻《纲要》精神,积极开展教改实践,加快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使我园的幼儿教育有新的发展和提高。
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坚持理论学习,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1. 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新《纲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其精神。
2. 继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教育单位的有关文件和政治学习。
3. 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达到观念与行为的统一,如利用教研活动,结合本园实际,利用典型的教学案例,结合教师已有的经验,进一步讨论、反思、提升。
4.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的进修,不断充电、进取。
二、改善教学管理,抓好各项常规工作。
1. 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
2. 尽量为教师提供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空间,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对教师的信任度。
3. 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打造团队精神,促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