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集体备课、听评课及个人反思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通过参与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我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5、在参与课题的研讨工作中提高个人的研修能力和科研水平。通过参与课题的研讨,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分享曾参与课题的收获与感悟。
二、学习任务
(1)认真备课,写好教案,上课不少于6节(含1节汇报课),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开发一节优秀课例。我将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案,力求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2)虚心向同行教师学习,听评课不少于10节,做好听课记录。我将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认真倾听他们的教学意见和评价,并做好听课记录,以便后续的反思和改进。
(3)积极撰写跟岗日志,不少于10篇,完成至少2篇的读书笔记。我将积极撰写跟岗日志,记录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并完成至少2篇的读书笔记,以便更好地总结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4)参加至少3个美术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我将积极参加美术教育教学专题研讨会,与其他教师一起交流学习,探讨教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5)进行子课题开题,并完成部分研究工作。我将进行子课题的开题工作,并通过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
三、跟岗学习安排:
1. 11月18日(周日)下午准时报到、入住酒店。做好跟岗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将按时到达培正小学,做好入住准备,并准备好跟岗学习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11月19日(周一)上午:观摩升旗仪式,参加唐雪娟老师省名师工作室的挂牌仪式及欢迎跟岗老师学习仪式,宣讲个人的研究方向、交流个人跟岗学习计划。下午:参观培正小学的校容校貌,与老师们交流讨论。我将认真观摩升旗仪式,并参加唐雪娟老师省名师工作室的挂牌仪式。同时,我会与其他老师交流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习计划,并参观培正小学,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3.11月20日(周二)上午:听陈维东、沙涴溪、唐雪娟三位老师的示范课,研讨、交流、讨论。下午:读书,写反思。我将认真听取陈维东、沙涴溪、唐雪娟三位老师的示范课,并参与研讨和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我将读书并写下自己的反思,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考能力。
4.11月21日(周三)上午:与全国十大儿童画家梁培龙老师进行关于儿童画的创作交流互动,与番禺骨干美术老师交流互动。下午:观摩余庆君老师,杨妍老师课例。我将与梁培龙老师进行关于儿童画的创作交流互动,并与番禺骨干美术老师进行交流互动,以便学习到更多的儿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同时,我将观摩余庆君老师和杨妍老师的课例,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11月22日(周四)上午:举行课题开题仪式,领导发言,上教开题报告。下午:观看全国优秀课例录像课2节。我将参加课题开题仪式,并上交教开题报告。同时,我将观看全国优秀课例录像课,以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6.11月23日(周五)上午赶回罗湖参加“广东省教育科学研项目《创建美术教师专业教学与创作工作室的研究》” 课题开题仪式活动。下午:在罗湖完成说课、听课、评课;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撰写跟岗日志、教学反思、子课题开题材料等工作。我将赶回罗湖参加课题开题仪式活动,并在当地完成说课、听课、评课等工作。同时,我还将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并进行跟岗日志、教学反思和子课题开题材料的撰写工作。
7.11月24日(周六)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集体备课,研讨;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反思、子课题开题材料等工作。我将利用周六的时间,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并参与集体备课和研讨。同时,我还将继续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反思和子课题开题材料。
8.11月25日(周日)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集体备课,研讨;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反思、子课题开题材料。我将继续撰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并参与集体备课和研讨。同时,我还将继续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反思和子课题开题材料。
9.11月26日(周一)上午:听课、评课;下午:听课、评课;撰写跟岗日志、教学反思、修改课题开题材料。我将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课程并进行评价,同时撰写跟岗日志、教学反思和修改课题开题材料。
10. 11月27日(周二)上午:听课、评课;下午:1:20出发到建设大马路小学听课2节。我将继续听取其他教师的课程并进行评价,同时在下午1:20出发到建设大马路小学听取2节课程。
11.11月28日(周三)上午:听课、评课;下午听课、评课;撰写跟岗日志、教学反思、修改课题开题材料。我将继续听取其他教师的课程并进行评价,同时撰写跟岗日志、教学反思和修改课题开题材料。
通过这次跟岗学习,我相信我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我期待着与唐雪娟老师及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希望能够在他们的引领和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2024本年度校本培训个人计划8
国家明确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实际上初中数学课程仍然存在着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构建高效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学生通过探索、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等方式,在课堂学习中高效地理解并内化知识,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基础、自学能力、领悟能力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关注、相信并鼓励每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首先,我们需要注重非智力因素,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教师作为曾经的学生,深知学生渴望老师的关注、鼓励和赏识。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直接传达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应该平等地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智力因素如情感因素、心理因素等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新课程标准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唤起那些处于“浅睡”状态的学生的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等腰三角形为例,在教学这个知识点时,为了利用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问题:请用七巧板的七个部件任意组合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图形。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他们很快就拼出了图形。我还特意选择了一些基础薄弱的同学先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拼图,然后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拼图并标上部件的名称。在他们完成后,我及时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提升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整堂课上,他们踊跃举手发言,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接下来的课堂上,他们一直以自信、进取的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学习,成绩也明显提升。
其次,我们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为了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我们必须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新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此,教师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知道学习的目标,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为了创造“自觉主动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每节数学课开始前向学生展示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进行探索、讨论和交流;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梳理自己的收获,是否达到学习目标。
其次,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为了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注意对象的层次性,以激发不同学生的思考兴趣,扩大思维的空间,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于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通过注重非智力因素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转变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并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这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024本年度校本培训个人计划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美术常规教学正在从过去的基于学科本位的教学转变为注重综合审美能力的教学。这种转变带来了美术教学学科性的削弱,同时加强了美术教学的普及性、实践性和生活性。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艺术形式更多,生活经验更丰富,工具材料更加多样。这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但也增加了教学组织和管理的难度,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增加了,师生需要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基于这种现状,本学期的研究主要围绕"多任务、目标下的教学组织"展开。
二、问题归因:
1、教材内容的多样性设计使得学习内容、组织形式、学生参与方式以及任务目标呈现复杂多样的状况。
2、教学所需的大量、多样的工具材料加强了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多样性。
3、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关注不足、理解不到位、准备不充分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多样性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4、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多样性造成了教学中的发散性任务和目标。
三、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