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了解常见的肠道和呼吸道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行为及饮食习惯。
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
(1) 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 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 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 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电话。
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1) 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2) 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
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1) 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 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
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教授具体教育内容。要把不同学段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起来,统筹安排。对不同学段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四、实施措施
1. 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真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 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3. 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安全教育。如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与当地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学校进行安全教育。
4.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辩论、防谈、演习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丰富情感体验。
5.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五、课时安排:
与环境教育隔周安排,每周一课时。
学校安全教育教学计划汇总5
一、学情分析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也不太系统。因此,专门开设安全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二、教材简析
本教材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品质,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七年级《安全教育》包括九课内容,本学期学习6—9课,即第6课《发生重大食物中毒怎么办》、第7课《如何预防沉迷网络》、第8课《怎样当好自己的青春期医生》、第9课《当台风、暴雨、暴雪袭来时》。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七年级安全教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他们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以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1、坚持以人为本
在进行公共安全教育时,要使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睦相处”的意识,具备自救自护能力。
2、培养学生社会安全责任感
通过逐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和知识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运用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的健康。
3、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学要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专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将知识教育与强化管理、培养习惯相结合,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将自救自护与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相结合。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珍视安全、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促进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全面实施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