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清明节,我们怀着对英烈们的崇敬之情,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用生命捍卫国家、保卫人民的英雄们。让我们铭记先烈的奉献精神,传承先烈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清明节活动总结怎么写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篇,每逢清明节,人们便会想起这首诗。然而,起初,清明节并没有与祭祖扫墓的意义联系在一起,它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空清澈明亮,气温逐渐回暖,大自然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俗话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那么,为什么清明节变成了纪念祖先的节日呢?这与之前的寒食节有关。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在山西中部的介休。介休这个地名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的事迹。介子推在古代是一个非常仁义的人,为了不图报答,他割下自己的股肉充饥。最终,他在山火中丧生,介休也因此被称为“介山”。
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寒食节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痕迹。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先祖们通过摩擦木材来取火,火种并不容易获得。由于季节的变化,取火的树种也不断变化。因此,改火和寻找新的火种是古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三月正是改火的时节,所以人们在新火未到之前,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百姓不能生火,只能等到晚上宫中点燃蜡烛,然后将火种传递给贵族和重要官员的家庭。唐代诗人韩愈在《寒食》一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人们需要提前准备熟食(即冷食)来食用。这个习俗沿袭下来,逐渐形成了寒食节的风俗。在北方,寒食节期间的主要食品是用面粉蒸制的蒸饼,上面放有红枣,并捏成燕子的形状。还有用梗米和麦芽糖制作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类似现在点心的环饼,以及用糯米和雀麦草汁混合搅拌,再加上枣泥或豆沙作为馅料蒸制而成的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和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见的食品。
除了禁火冷食,寒食节还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这后来成为了清明节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在古代,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是挖个坑埋葬,没有建立坟墓的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人们在挖坑时开始筑起坟墓,将祭祖的场所安排在墓地,这就给了祭祀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祭扫坟墓的风俗逐渐盛行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加盛行。据《汉书》记载,即使大臣严延年离京千里,也要定期回乡祭扫墓地。在唐代,无论是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的扫墓视为追溯本源、追思祖宗的重要仪式。由于清明节紧随寒食节,人们常常将祭祖活动延续到清明节。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寒食节和清明节常常被提及,如韦应物的诗句:“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意识到寒食节和清明节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于是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当清明节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已经延续了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节开始具有了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清明节活动总结怎么写6
为了纪念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引导广大青少年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深化学生“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根据区文明办、教育局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网上祭英”签名寄语通知精神,我校决定在今年清明节期间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借助网络签名寄语的形式,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断增进未成年人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材,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二、活动安排:
1、活动倡议:通过国旗下讲话、动员宣传,向全校师生发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祭奠活动倡议。
2、以班级或家庭为单位,登陆文明网站,学习英雄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先烈献花、留言,表达深深的哀思。
3、要求献花、留言时写明学校、班级、姓名并写好悼词。对于家庭没有电脑的学生,班主任将组织利用学校电脑平台完成。各班要统计好献花人数和留言人数,并在4月9日前上报学校。
4、利用校园广播向同学们介绍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尊敬和对现代美好生活的珍惜,激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5、发送校讯通鼓励学生家长参与,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将对英烈们的尊敬和怀念带到各个角落。
6、开展“学英烈,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活动,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一个缺点,并勇敢地改正。制定出自己的改正计划,并请一个同学、老师或家长进行监督和落实。
7、借助“清明节祭祖”活动在各班上一节主题班会课,让学生了解“祭祖”的相应活动或有关习俗,引导学生正确缅怀去世亲人。
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学生们在节日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次“网上祭英烈”活动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清明节活动总结怎么写7
清明节到了,我早早起床,感受到一阵寒意向人扑来。西湖上雾蒙蒙的,看不到有人划船了。作为天长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们今天来到云居山,大家都已经气喘呈呈、上气不接下气了。终于爬到云居山山顶,我们真正开始了扫墓活动。
我们神情庄重,怀着敬重的心默哀两分钟。接着,我们又在烈士墓前恭敬地三鞠躬。紧接着是学生代表发表演讲,她讲得真好啊!她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让我们更加明白了扫墓的意义。
张老师代表老师们发言,他也讲得非常好。他向烈士们表达了敬意,并呼吁我们要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最后,我们绕着烈士墓走了一圈,并敬献了小白花。我把我自己做的大大的白花献了上去,心里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仪式结束了,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下山了。
中午饭后,我们玩了许多游戏,如老鹰捉小鸡、红灯停绿灯行等。大家笑声不断,快乐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今天是一个既快乐又庄重的一天啊!我们不仅庆祝清明节,也向烈士们表达了我们的敬意。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烈士们的伟大精神。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让我们铭记并传承着这份敬意和感激。
清明节活动总结怎么写8
活动目的:
通过清明节的主题教育,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另外还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清明节的历史由来。通过这次主题教育,还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活动过程:
一、清明节的来历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按公历来说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农历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节气,都从冬至起,从冬至到清明,中间整整隔了七个节气。每个节气按15天计算,整整105天,交清明节则是106天。所以古人说:“冬至百六日为清明”,又说:“春分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
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二、清明节的习俗。
1、祭祖扫墓。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要荡秋千。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粗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3、清明要踢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清明一定要去踏青。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