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入完善学校德育管理网络。
2. 继续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3. 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学生志愿者干部队伍。
4. 推进“三结合”教育。
三、具体设想
1、培养主人翁意识
学校将通过班级结合学校层面发展志愿者服务文化,培养一支有组织有活力的小志愿者队伍。他们将督导每一天的文明用餐、文明礼仪、学校卫生,同时培养学生干部岗位责任意识,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
2、挖掘就餐文化
学校将在具体就餐过程中发掘就餐的教育因素。教师与学生一起就餐,由餐饮督导员协助正副班主任关心学生就餐情况,并指导学生安静就餐,努力做到光盘。通过这样的举措,促使学校形成良好的就餐文化。
3、加强卫生管理
学校将每周两次由德育处带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弯弯腰”活动。全校三到六年级的卫生督导员将参与其中,通过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将整个活动控制在10分钟以内。此外,每月底,由校长室牵头,行政人员检查班级卫生及专用教室、洗手间等地方的卫生情况,并及时反馈和整改。
4、重视护送护导
本学期1至6年级学生放学时,将全部实行正副班主任护送护导工作。学生在校门口与正副班主任和值班老师道别,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并向家长展现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值班老师将对护送护导工作进行评分。
5、明确正副班主任职责
开学初召开全体正副班主任会议,明确班主任考评制度与细则,指导正副班主任做好开学工作,并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做相应的准备。每月组织正班主任对副班主任进行量化评价,促进正副班主任的沟通和协作。
6、组织标兵引导
组建一支贴心的标兵队伍为一年级新生服务。早晨,“标兵迎新队”迎接一年级小朋友,并带领他们进入相关班级;中午,“标兵迎新队”进入一年级教室,宣讲文明礼仪知识,并告知他们如何安全活动;下午,“标兵迎新队”佩戴“小蜜蜂”,在正副班主任的全程配合下带着一年级小朋友逐步熟悉校园环境。
7、宣传校园文化
培养一支文化宣传队,由中高年级标兵组成。通过对一年级新生的宣传,加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同时,宣传队伍的存在也便于向家长和其他相关教育人士宣传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四、常规工作
(一)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进一步完善德育设施,实现教育家所言的“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教育理想。完善教室的“我的中队我的家”、“黑板报”、“图书角”、“中队角”以及“雏鹰争章栏”等,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健全德育制度,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学校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并认真实施、考核评比。规范德育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贯彻《德育大纲》,将德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二)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加强德育管理网络建设,健全德育领导小组例会、班主任例会、大队委员例会、班干部例会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明确正副班主任岗位职责,签订班主任承诺书,培养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质量。加强志愿者、骨干学生队伍建设,培训大队部、文明标兵及班级小干部、小志愿者,协助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
(三)加强德育常规教育
重视细节,从点滴抓起,通过评比、检查和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流动红旗”、“书写之星评比”及“雏鹰争章评比”的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通过评选和表彰,树立典型,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德育主题教育
制定每个月的德育主题,围绕主题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结合当前形势和学校实际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融入学校品德学科课程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晨会课或班队课时间,设计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开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融入学校品德学科课程,进一步推广使用校本教材。
(六)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在校园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加大法制教育力度,教育学生远离违法犯罪行为,增强法制意识。
(七)加强家校合作教育,发动家长委员会作用,倡导家长志愿服务
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通过家校路路通、电话、上门家访等形式及时做好家校信息的互通。重视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作用,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建议。倡导家长志愿服务,加强家校联动,维护校园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八)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推进德育工作科研化,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将德育课题结题,并继续推进德育工作的科研化。
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24年8
一、指导思想
我们以爱国主义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爱国爱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学生生活,突出人文关怀,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特长,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努力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二、重点工作